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麋鹿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掌握一些野外辨別方向的方法,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
過程與方法:
多讀少講,讓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課文,讀出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有留心周圍事物、發(fā)現科學知識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一些野外辨別方向的方法。
難點:簡單了解文中介紹的幾種野外辨別方向方法的原理。
教學過程:
一、示疑激趣,導入新課
1、野外旅游迷路的小明。
2、在這茫茫的野外,到處荒蕪人煙,身上也沒有帶辨別方向的工具,他多著急呀!怎么辦呢?
其實他身邊就有大自然的指南針可以給他指明方向,可是這個粗心的小家伙還沒發(fā)現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詩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看誰能從文中找到幫小明指明方向的辦法。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由讀讀詩歌,不認識的字,請同學,老師幫忙。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找找詩歌中有哪幾種大自然的指南針可以幫助我們指明方向。
3、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
(2)分節(jié)讀課文。
(3)說說你從詩歌中找到哪幾種大自然的指南針?
三、精讀課文,合作學習
(一)太陽
1、幫助迷路的小明回家。
2、指名讀。
3、理解“向導”、“忠實”
課文中為什么把太陽比作忠實的向導呢?
早上太陽從(東)邊升起,傍晚在(西)邊下山,這種規(guī)律會不會變?
現在是在早上,你能利用太陽來辨別方向嗎?
生: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
(二)北極星
1、指名讀。
2、游戲認識方向。
老師來當北極星。學生用手勢指出東南西北
(三)大樹
1、喜歡大樹的同學站起來讀。
2、找出這一節(jié)中有兩對反義詞,(稠——稀)(南——北
3、情境扮演大樹,向大家自我介紹一下,你的指路方法。
4、理解“樹葉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樹葉稀疏的一面是北方?!?/p>
(四)積雪
1、讀第五小節(jié)。
2、這小節(jié)中,誰給迷路的人指引方向了?
生: 溝渠里的積雪,它化得快的一面是北面,化得慢的一面是南面。
四、學習最后一節(jié)
過渡:其實,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會幫助你辨別方向。需要——(仔細觀察,動動腦筋,就能發(fā)現好多大自然的指南針。)
我們一起讀讀第6小節(jié),一起做生活中的細心人吧!(生讀)
五、課外拓展,編寫詩歌
1、學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圖1:樹的年輪密的方向是北方,疏的地方是南方。因為南面太陽照得多,樹長得快,年輪疏。
圖2:向日葵早上朝東,中午朝南。
圖3:竹身顏色。
圖4、雁子南飛。
2、學生自己編寫詩歌。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有效開展 策略
一、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聯系著的,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刺激?!比欢?,長期以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由于手段單一,方法老套,教具缺乏,較難培養(yǎng)穩(wěn)定、持久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習的內驅力。實踐表明,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課本中“靜止”的知識,教師必須著力良好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把“靜”的教材內容轉化為“動”的外部活動,如此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在學習能力不斷培養(yǎng)的過程中體驗求知的樂趣。例:一位老師教學《九寨溝》一文時,充分利用網絡向學生邊展示九寨溝那茂密的森林、神奇的湖泊、壯觀的瀑布等美麗迷人的景色,邊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在充滿激情、悠揚動聽的旋律聲中,結合具體課文內容,教師進行了生動的講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又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如此設計,不僅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無需教師冗長的語言描述,學生便仿佛身臨九寨溝那美麗神奇的勝景之中,被其迷人的景色所傾倒。
二、鼓勵反復閱讀,體味文本內蘊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章內涵總能在不斷的閱讀中體現出來,而且通過廣泛的閱讀,學生能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張慶老師說:“閱讀課就是讀書課。堵不住繁瑣分析的路,就邁不開語言訓練的步。”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中,只有做到反復閱讀、書聲瑯瑯,才能領略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變化的微妙;體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逸致;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和“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田園的溫馨。反之,則難以深刻理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詩句之中蘊含的哲理。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之中,教師自始至終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幫助學生生疑、釋疑,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進行積極的讀書活動,而不必進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講解。在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突出對學生閱讀的個別指導,這叫因材施教;在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嘗試范讀,這叫示之以范。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樹立“以讀為本”和“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把朗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朗讀的機會,從而深入地讀出文本的味,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精心教學設計,深化閱讀理解
教學設計是一門設計科學,設計的本質在于決策、問題求解和創(chuàng)造?,F行蘇教版語文教材的編排能夠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和認知規(guī)律,把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化、序列化,整體統(tǒng)一于每篇課文之中。精心教學設計,首先要做的是確定具體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其次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與策略。這其中需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特別是有關年段目標的規(guī)定,二是學生的學習水平,特別是學生已有的知識、認識和學習能力。例:《草原》一文,初讀后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美”字。因此,我在具體教學時,以“美”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將所提問題歸納為描寫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兩個部分,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兩個研讀專題:(1)課文是怎樣描寫蒙古草原的“自然美”的?你覺得哪些句子寫得特別好?讀到這些語句時,你想到了什么?(2)“人情美”表現在什么地方?你是怎樣理解的?最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如此教學設計,使得課堂走出了教師煩瑣分析、學生被動應答的誤區(qū),使學生在積極的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深化了對文本的理解。再如,一位老師在教學《麋鹿》一課時,在學生理解字詞之后,讓學生在細讀課文之中,結合書本內容將書上的插圖進行簡要勾勒與著色。如“雄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雌的沒有角,蹄子寬大”、“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等等。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麋鹿的相關內容。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通過閱讀、觀察、想象、描述,不僅深化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激發(fā)了其主動探求有關麋鹿方面知識的欲望。
2.學校制度建設要重視人文意蘊周新高
3.名師是怎樣煉成的王慶欣
4.校長開會"三忌"朱向明
5.班級讀書會的開展策略李志明
6.謹防德育實踐中的"不道德現象"熊偉榮
7.小學生榜樣教育的幾點思考萬成
8.負激勵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李建文
9.有眼不識"泰山"伏艷梅
10.表揚不應忽視的細節(jié)龔藻吉,董彥健
11.課堂教學語言運用要得體黃俊
12.有效課堂的四個體現劉兆奎
13.走出家長會的"盲區(qū)"翟光法
14.還教育一份寧靜徐吉志
15.深入開展讀書活動努力營造書香校園張晨暉
16.語文課如何葆有語文的學科個性——關于"言語形式"教學的一些思考張弟倫
17.追問:小學語文課堂生成的精彩祝瑞松
18.尋找概念教學"失度"與"過度"的中間地帶莊海翔
19.數學課堂的評價語言分析周軍英,孔慶瑾
20.與文本融通:作文起步新思路樊裔華
21.取消晨讀,英語教師該如何應對何海燕
22.低年級識字教學有效性探索趙麗潔
23.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質疑曾木英
24.活用教材構建有效課堂陳亞梅
25.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平衡藝術"——從《魯班和櫓板》教學片斷偏離課堂目標談起臧吉瑜
26.計算法則要教嗎龔秀英,邱貽根
27.《錢學森》教學設計衡成榮
28.《麋鹿》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韓非
29.《解決問題的策略一列表》教學設計薛志華
30.《比較》教學設計湯婉芬
31.國外小學安全教育及其啟示劉亞軒
32.從"小泡泡"看人教版語文教材的導學功能——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為例徐華良
33.建立小學數學作業(yè)檔案的實踐與思考徐偉平
1.知識意義在教學中的回歸周云
2.強化常規(guī)管理促進學校發(fā)展周勇
3.培養(yǎng)校長的"合力"楊新春
4.例談校長與教師談心的誤區(qū)呂赟
5.班主任文化建設的思考王麗娜
6.低年級學生自律行為的培養(yǎng)孔德英
7.班級主題教育活動設計的策略駱美福
8.心系責任,用愛心和智慧育人張世應,張世賢
9.班級文集,我愛你王艷
10.在"教"與"研"的結合中成長王斌
11.課前如何"讀懂"學生陳華忠
12.小學科技活動內容與組織形式的調查胡述龍
13.讓習作評語送給孩子一份好心情周鴻斌
14."學生在校時間"的法律解讀及對策張俊
15.教育因等待而精彩肖永春
16.也談語文倡簡馬之先
17.如何使情境創(chuàng)設更有實效王玉東
18.有效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認知起點林小平
19.品德與生活(社會)課育人目標的實現張淑芹
20.小學語文教材中科普文的價值取向與教學策略探尋洪愛娟
21.把握"練機"找準"練點"——課堂即時練筆的思考和探索項飛
22.讓思維訓練成為數學活動的"靈魂"戎曙光
23."慢慢"地學:改變數學課堂低效現象的策略祝萬英
24.Storytelling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周慧艷
25.傾聽:成就數學之美顧堯根
26.送別詩:"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董海
27.《飲湖上初睛后雨》教學設計陸青春
28.《安塞腰鼓》教學設計邵軍
29.《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盧崇金
30.《折紙》教學設計王志民
31.回歸教材是小學數學命題的應然選擇姚新付1.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效能黃曈山
2.構建教研組文化推動教研活動開展何飛鳴
3.塑造學校精神是推動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沈黎明
4.校長評價制度:學校發(fā)展的應然選擇袁開文
5.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對策分析崔瑞雪
6.重新點燃老年教師的教育激情王鵬
7.適應兒童發(fā)展的社團校本課程建設潘秀玲
8.明確責任強于說教葉士舟
9.放下面子更能贏得尊重張衛(wèi)華
10.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王慧
11.公開課應把握好四個"指向"王曉燕
12.高效:學科教研活動的永恒追求冒金彬
13.正確應對家長的請客送禮李建
14.小學禮儀校本課程的研制與實施孫軍,張樂天
15."朽木不可雕"的追問與反思余明星
16.語文課堂應當重視默讀呂赟
17.加強情境創(chuàng)設實現交際互動——以蘇教版五(上)"水滸故事擂臺賽"為例孫大武
18.數學操作活動中的四個"不等式"宗曉芳
19.情境創(chuàng)設應關注什么周磊
20.小學科學課堂探究的反思徐良明
21.互動,演繹課堂精彩陳志勇
22.數學教學中的"畫龍點睛"藝術陳建軍
23.設計閱讀教學的"黃金線路"李彩香
24.讓思考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主旋律林傳忠
25.傳統(tǒng)名篇的解讀如何走出"歷史的凝固"——散點解讀《天鵝的故事》朱國忠
26.有效的數學課堂可以從開發(fā)習題開始陳桂明
27.《生命生命》教學設計李聲智
28.《西風胡楊》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馬正軍
29.《認識幾分之一》教學設計張雷,丁浩清
30.美國小學自然科學課的啟示趙海鷹
31.《統(tǒng)計》教學設計馬仕芬
32.小學語文"快樂作業(yè)"的思考與設計馮敏
33.教學與管理來稿注意事項1.兒童需要自己的教育方式朱國忠
2.校長應該做價值引導的旗幟孫劍,王有鵬
3.小學生大課間活動安全事故的防范王元軍
4.學校特色活動,讓每一名學生都受益張達紅
5."制度體檢"也應成為校園制度賈
6.班級管理要多留"空白"郭輝雄
7.做好批評后的跟進工作馮凱
8.老師要敢于承認"不知道"朱向明
9.教案管理應做好"三個轉變"陳華忠
10.讓孩子健康成長史海燕
11.課件不是優(yōu)質課的必備顧啟洲
12.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題三要素錢新建
13.莫讓"家訪"變"校訪"馬志響
14.不能把家庭作業(yè)賣廢紙李飛
15."善用"錯誤"盤活生成資源張宏軍
16.語文教師要提升教學敏感傅登順
17.把握應用題教學脈絡降低應用題教學難度陳建林
18.透視小學英語教學低效教學現象唐志新
19.小學數學學習提綱設計的"四性"李金飛
20.引領學生走進古詩的意境江和平
21.善用對比細讀提高閱讀教學實效——例談提高低年級閱讀教學實效的點滴做法林衛(wèi)紅
22.用活動引領數學課堂顏林忠
23.例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李其進
24.科學探究活動中誤區(qū)現象剖析及對策章建萍
一、教材處理生活化——滲透新課程理念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僅成為課程研究者,而且成為課程設計者。筆者倡導的教材處理生活化是指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教材進行科學的取舍、整合并進行一些生活化的處理,力求改“教教材”為“用教材”。筆者在教學中始終瞄準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知識,根據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聯系實際科學處理教材,選擇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fā),體會學習地理的快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地理問題,提升生活品味,增強生存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視角思考問題,關注家鄉(xiāng),為培養(yǎng)具有地理素養(yǎng)的公民打下基礎。從而充分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筆者在8月份參加江蘇省教師網絡團隊比賽時,針對“澳大利亞”一節(jié)中“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在教學設計中運用“生活化”的處理方法,滲透家鄉(xiāng)的特有動物丹頂鶴、麋鹿,引用生活中常見的“羊毛衫的標識——澳毛”等學生生活中的地理內容,贏得評委青睞,榮獲一等獎。又如,筆者參加江蘇省初中地理優(yōu)質課評選時,對八年級上冊“土地資源”一課進行教學設計時結合當地新農村建設和學生生活實際,重新編輯制作了一段MTV視頻——《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它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引人入勝,學生倍感親切。在認識土地資源的類型和探究土地資源的特點后,筆者話鋒一轉,“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你對家鄉(xiāng)知多少?”把同學們的思維牽引到“感受家鄉(xiāng)土地”上來。
所以,生活化地處理教材,既能滿足學生好奇心,又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既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又能活躍學生思維;既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教學內容問題化——體現新課標要求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長期以來,學生大多“沒有問題”、創(chuàng)新能力“先天不足”。因為書本上的一些結論是教師講出來的,不是學生學出來的。為此,筆者認為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將教學內容問題化,即根據課程標準,把所要傳授的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問題,以及鼓勵并指導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多角度、多側面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應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設計一些開放的、發(fā)散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建構一個問題系統(tǒng),將一個大問題分解為一系列子問題,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對這些子問題的思考,自主合作探究,通過實踐、設計、實驗等方式驗證、應用所學,既能夠體現新課標的要求,也能夠充分體現“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的理念。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例如,在學習“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qū)──西雙版納”一節(jié)時,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精心設計三大問題——“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有哪些?為什么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怎么開發(fā)利用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然后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又如,在學習“水資源”一節(jié),可以設計三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我國缺水嗎?”(水資源匱乏)——“我國水資源匱乏的原因”(時空分布不均)——“我們怎么辦?”(節(jié)約和保護水資源);再如,在設計“我國的人口”一節(jié)時,可以提出“根據對身邊居民分布及遷移情況的了解,你認為我國人口增長與分布有什么問題?你知道或你認為應怎樣解決?”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對所要學內容的整體把握,也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究性地自我發(fā)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有效,甚至高效。再如,在學習“天氣對人類的影響”時設計:“你能舉例說出天氣對你的生活的影響有哪些?”等問題不僅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話題討論,還利于引導學生注意在生活規(guī)劃中關注天氣,形成使用地理知識、技能指導生活、生產的意識。在進行“中國的行政區(qū)劃”一節(jié)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查找識記,為避免枯燥機械,可以設計“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位于哪個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問題,不僅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還利于拓展知識視野,感受學習地理的樂趣,增強學習地理的意識。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活動化——凸顯新課改特色
《地理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特點、學生年齡特征、學校條件以及教師自身特質選擇合適的地理教學方式,注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應堅持啟發(fā)式教學原則,提倡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體驗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為此,筆者認為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將教學環(huán)節(jié)活動化。所謂教學環(huán)節(jié)活動化是指著眼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化,給足學生學習時間,留足學習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使“教室”成為真正的“學堂”。
例如,“巴西”第一目“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的學習內容可設計成旅游活動:行程路線一,走進巴西國家——說出巴西的位置和面積特征;行程路線二,走進巴西家庭——探究巴西的人種特點及成因;行程路線三,走進巴西街頭——感受巴西的多元文化及其影響。又如,“澳大利亞”一課可設計成參 觀學習活動:第一站,走進動物世界王國;第二站,走進澳大利亞;第三站,走進牧場生活;第四站,走進工礦企業(yè)。又如,“黃河的治理”一節(jié)可設計成主題教育活動:主題一,你對黃河知多少——黃河的概括;主題二,母親河的貢獻——豐富的資源;主題三:黃河的憂患——黃河帶來的危害;主題四,我為黃河把把脈——造成危害的原因;主題五,我為黃河繪藍圖——黃河的治理。再如,“長江的開發(fā)”可設計成課堂探究活動:課堂活動一,飲水思源——探尋長江源流概況;課堂活動二,靠水吃水——探索長江開發(fā)方向;課堂活動三,涌泉相報——探求長江治理措施。這樣活動化的教學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更符合新課程理念,拓寬學生地理學習空間、增強學生地理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構建開放地理課程的要求。
四、教學過程信息化——展現新技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