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政治論文范文

政治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政治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政治論文

第1篇:政治論文范文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即學習的過程、實踐的過程;而教師是無形的,作為一個輔助,即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的。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的作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是友好關系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在課堂中,學生要明白的是學習內容和學習的目標,教師要通過增強學生主體意識,來實現(xiàn)確定的目標,這樣,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二)教師敢于放手學生

引導學生勇于實踐生活既然學生是主體,教師就要敢于放手,即:在課堂內活潑,但是紀律不亂,雖然活潑,卻有秩序。這樣學習就是一種外在的活動,而內部是吸收的過程。對于學習外化過程,即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經過頭腦加工,把所學的知識“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演出來、做出來”等等,在通過這樣的“實踐”,能夠把主觀、看見的物質能應用在客觀、物質的世界里,從而在實踐中完成學習的過程。

(三)教師運用策略

學生實現(xiàn)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活動性策略是一種常用的策略。所謂活動性策略,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充分去挖掘其活動的要素,讓其積極、主動、自覺的去參與課堂的活動,在課外環(huán)境中,在通過充分的活動,使得學生主動去參與、思考、探索。在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在統(tǒng)一協(xié)調,而教學策略,是一種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活動過程。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學生得到學習的機會

在教學時,從課文的開頭、分析題,到感知課文大意,再到具體內容分析、理解課文內容,最后總結、歸納結構,我都讓學生自主、探索、交流,從而使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當學生自己不能很好地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學習內容。教師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覺器官參與教學活動,通過其聽覺、視覺、注意力、聯(lián)想力等方面的訓練,提高其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

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在課堂內,我們必須做到的是: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基礎上,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求知的極極性,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從而去實施“自主探索”。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讓學生充分想象,自己設計板書。在運用“實物、投影儀”的基礎下,顯現(xiàn)他們的作品,大家共同來欣賞、評價。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感受到希望、喜悅,還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

三、課堂教學中組織

學生運用各種形式學習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的認識在不斷的內化。而主動參與是指:“學生主體去參與,通過自己的認識的一個行為實踐,其過程是主動的、自愿的。

(一)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遇到是一些新問題,難解決的問題,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分析,從而得到正確的答案。學生小在組合作交流中,通過不斷發(fā)言、聽取別的同學的意見。而在評價中,通過參與、評價,學生積極性得到提高,使得主體性也更加明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做的是通過學生合作學習,來增加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

作為教師,我們要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讓學生不斷得到進步。而在交互學習中,使得學生自己的個性、優(yōu)勢得到快速的進步。在共同、學習的活動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優(yōu)勢去改善自己的差的方面,汲取同學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四、總結

第2篇:政治論文范文

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社會現(xiàn)象層出不窮,而初中生的人生價值觀還不夠穩(wěn)定,和容易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初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引入社會相關事件到課堂的教學實踐中來,并對這些事件進行詳細的分析、探討,剖析社會現(xiàn)象的根源,是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生活化思維教學的實效性,進而運用生活化的思維模式去認識和理解生活和初中政治的緊密聯(lián)系。例如,在當前老人跌倒扶不扶的問題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利用初中政治知識,政府在這個問題上采取怎樣的措施,鼓勵人們見義勇為的行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通過生活化的思維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化思維教學的實效性。

2.生活化思維教學的鄉(xiāng)土性

通常初中生基本上是本地的學生,學生對社會信息的了解大多數(shù)都是源自于本地的生活情況。對于本地的風土人情認識更加深刻,對本地的生活有著別樣的情感。因此,在初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緊密聯(lián)系當?shù)氐娜宋摹⒌乩硪约帮L俗習慣,設計富有鄉(xiāng)土氣息的初中政治課堂。這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初中政治的課堂上感受到生活化思維教學的鄉(xiāng)土性。例如,教師在講授“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這一章節(jié)時,江蘇的學生可以切身體驗到蘇州園林的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河北的學生可以感受到評劇、皮影戲的風采;東北的學生可以感受到東北二人轉和扭秧歌的文化……。學生通過切實的生活體驗,并結合政治課本的內容,能夠更加深入地對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做出了解和繼承,是初中政治教學具有鄉(xiāng)土性的特征。

3.生活化思維教學的情趣性

初中政治的教學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遠大的政治理想目標,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學的內容能夠啟發(fā)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但是,課本上的有些內容政治哲學意義十分抽象,學生很難理解這些抽象的政治哲學概念。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通過現(xiàn)實生活的舉例,將一些情趣性的事例與初中政治的教學內容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生活體驗來理解課本的內容。例如,在講“不同國家文化的差異”時,教師可以例舉一些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小笑話。另外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平時喜愛吃的食物例舉各國的飲食差異。比如美國的肯德基、麥當勞、日本的壽司、生魚片韓國的泡菜中國的餃子,從多方面加深學生對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理解,尊重各國文化差異。通過現(xiàn)實生活的舉例,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化思維教學的情趣性,活躍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氣氛。

4.結語

第3篇:政治論文范文

1.是由主體性理論及其根本要求決定的主體性理論是唯物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區(qū)別于其他一切舊唯物主義的根本點,也是其觀察問題、進行理論研究的重要原則和要求。從唯物主義發(fā)展形態(tài)的進程來看,經歷了由客體的唯物主義、直觀的唯物主義到實踐的唯物主義的不同階段。在費爾巴哈哲學產生前,人們僅僅從客體形式來把握對象的唯物主義,堅持自然本體論的唯物主義,是客體的唯物主義即“純粹的”唯物主義、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這一唯物主義形態(tài)的缺陷是“仇視人”、“使自然和人服從同樣的規(guī)律”。

2.它是依據(jù)認識論確立的認識論認為,從主體出發(fā)來理解對象、現(xiàn)實、感性,就會把它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就能從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一切理論認識都來源于實踐并受實踐的檢驗,只有經過實踐反復檢驗證實的理論認識才能是正確的,此外別無他法。可見,主體性原則對人的一切認識也是適用的,人的一切認識都是有主體性的。所以,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發(fā)展要從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內在尺度出發(fā)來規(guī)范和建構其理論體系和內容。

3.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決定的馬克思認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绷袑幷J為:“世界不會滿足人,人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改變世界?!倍黧w性原則正是改變世界、使世界滿足人的需要的原則。主體性原則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僅要從自己主體的需要出發(fā),制訂教育計劃、方案并實施,使之滿足教育者的需要,而且教育對象也要從自己的主體需要出發(fā),通過受教育來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所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不僅滿足了教育者的主體需要,還滿足了教育對象的主體需要,它是指導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協(xié)調行動、共同發(fā)展的行動準則。

二、主體性原則的基本要求

1.確立和發(fā)揮教育主體的主體性地位和作用在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發(fā)展中,主體性原則首先要求教育者即教育工作者和理論研究者積極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地位和作用,努力探索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發(fā)展的規(guī)律,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論的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發(fā)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運行的內在規(guī)律,促進其形態(tài)的科學發(fā)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實效性。同時,要尊重并發(fā)揮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因為教育對象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施加影響的教育接受者,他們的知識、智能和思想道德品質必須通過教育才能形成和完善。但是教育對象絕不是被動機械地受影響的客體,而是一個積極能動的主體,有其不同層次的需求、信念,并會形成動機、展開自覺的活動,他們對教育者的作用常常會給予有選擇地反應,而這種反應的性質和方向都會直接影響教育活動的進程和結果。所以,研究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發(fā)展,必須在承認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地位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教育者和教育對象的主體性作用,從而進一步促進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發(fā)展。

2.尊重和滿足教育對象的主體需要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發(fā)展,不僅要發(fā)揮教育者的主體性地位和作用,更要以尊重和滿足教育對象的主體需要為出發(fā)點,深入研究教育對象的主體需要,克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外在制約化,即過分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特別是思想道德對人的外在制約作用,而忽視思想道德品質是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需要和個體自身的內在要求的傾向。注重研究在從單向灌輸式的知識信息傳播方式向雙向信息交流、注重心理和情感溝通的方式轉變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育對象的主體能動作用的方法理論,包括合理借鑒西方人本主義和行為主義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論的研究,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內容;借鑒現(xiàn)代傳播學和溝通理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內容等??傊?,需要在不斷地探索人們思想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教育對象的心理發(fā)展過程和內在需求規(guī)律,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論和形態(tài),推動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科學發(fā)展。

第4篇:政治論文范文

(一)教師要把握最佳教育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去探求、去創(chuàng)造。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教師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積極愉快的政治學習環(huán)境中國提升思維能力。這就需要初中政治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首先,教師對學生的思維和行為要多加鼓勵,要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讓學生有自由馳騁、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想法,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教材的多元化理解來認識和理解世界,讓學生能夠將抽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答當中去。

(二)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學中培養(yǎng)思考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

教師要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達到創(chuàng)造性運用知識的目的。在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初中政治學科教學中,教師如果指在課堂上對學生講解抽象的理論,盡管教材邏輯性強,但是趣味性少的特點也會讓學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訓練,更不用說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學中培養(yǎng)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如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八年級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取聞軼事、案例、名人典故等進行補充教學。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了,也自然愿意在政治課堂上進行思考以及創(chuàng)新。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初中政治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化枯燥為感性,運用多媒體課件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有些枯燥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輔助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中的照本宣科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軟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讓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如在《未成年人保護》的講解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幾組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漫畫。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的興趣提高了,當教師出示問題的時候自然愿意加入思維訓練中來。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可以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讓枯燥的政治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掌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陳麗杰(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榆關學區(qū)初級中學,河北秦皇島066300)摘要:在初中政治的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初中政治教學,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探究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6035(2015)01-0310-01握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提高了思維能力。

(二)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增強政治課的時代氣息,讓學生的思維與時代接軌

在政治課本上,很多與時俱進的新聞是看不到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政治課的講授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與課本教學內容相關的時事新聞,讓學生在視頻的展現(xiàn)中感覺到政治學習的趣味性,縮短了距離感。如教師在講授九年級下冊的政治課本時,可以補充一些“焦點訪談”、“新聞調查”、“今日說法”等節(jié)目片斷,不但可以增大學生所接受到的信息提示,還可以讓學生感覺到政治課堂的立體化。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就變得容易多了。

三、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探究思維

(一)教師可以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

政治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如果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缺少主動性,不善于獨立思考,那么學生的政治思維水平也不會提高。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教師要注重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難”,善于動手動腦分析可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空間,讓學生有獨立自主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在現(xiàn)有的知識成長點的基礎上獲取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思維

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后,當學生無法獨立解決相關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交流思考。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多方位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的習慣,讓學生通過“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練習提高思維能力,也可精心選擇典型案例,采用“案例滾動法”,逐層分析,步步深人,推出結論,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教師要將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放在課堂上的重要位置,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指導。

第5篇:政治論文范文

一、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必然是今年中考的主要內容。

根據(jù)教學大綱規(guī)定,政治課主要是向學生傳授的基礎理論和基本觀點。教材內容雖然很多,但其“精華”卻是主要的政治理論觀點,譬如初二教材的“一條規(guī)律”、“四個原理”,以及私有制、階級、國家、科學文化等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涵義、產生、發(fā)展及其相互關系;初三教材的我國基本國情、黨的基本路線,我國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我國的人口問題、法制問題等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初一教材的有關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具體內容的概念、必要性及行為要求,均屬教材的主體內容。我們在教學(或復習)中,必須緊緊把握這些內容,力求弄懂、弄通,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地“照本宣科”、“死記硬背”。

二、題目靈活多變是近年中考試題的主要特點,也是今年中考應認真對待的一大難題。

在政治課教學的三大任務中,其基本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的理論觀點,而這些理論觀點又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很難理解。如果教學中教師“照本宣科”,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就難以學到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學生分析、認識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和思想覺悟的提高。所以,中考試題靈活多變,考查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情況,既是對政治課完成教學任務的鞭策,也是規(guī)范政治課教學的手段。那么,規(guī)范的政治課教學應該是怎樣的呢?如何才能使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呢?那就是教學中要重視基礎理論、基本概念的抽象過程,即從客觀事物入手,講清理論觀點。譬如講國家的概念,首先應從國家的產生過程講起。為什么會產生國家呢?那就是因為在原始社會末期,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社會產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便隨之產生了。這時,一部分人就有可能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勞動,于是又產生了階級。階級是在生產關系中處于不同地位的各種集團。在不同的階級中,一些階級就會憑借他們占有的生產資料,對另一些階級進行剝削和壓迫。但是,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是不會甘心的,他們必然要起來進行斗爭和反抗。剝削階級為了維護他們的剝削、壓迫地位,就建立起軍隊、法庭、監(jiān)獄等暴力機關,對被剝削、被壓迫階級進行統(tǒng)治。這種暴力機關就是國家。所以,國家的概念就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這樣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國家的概念,而且也便于理解掌握國家的本質和職能,使所學知識融匯貫通。同時,它也為理論知識的運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對學生分析、認識問題能力的考查,仍然會是今年中考的重點。

對學生分析、認識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完成政治課教學任務的關鍵,理論聯(lián)系實際則是政治課教學的重要原則。政治課教學只有在扎實傳授理論和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地運用所傳授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才能使政治理論真正發(fā)揮其“理論武器”的作用,并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最終達到提高思想覺悟的目的。所以,對于學生分析、認識問題能力的考查,仍然是對政治課全面完成教學任務的鞭策,是在規(guī)范政治課的教學過程。

然而,對于學生分析、認識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卻既是教學過程中極易忽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又是大家在教學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難題”。所謂教學過程中極易忽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說對于學生分析、認識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雖然在政治課教學任務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是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人們在教學過程中卻往往只注意理論知識的傳授,忘記了用所傳授的理論知識進一步分析、認識客觀事物;所謂在教學中普遍感到棘手,是說大家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方面不夠得法。

而要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應該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真正把培養(yǎng)學生能力列入教學的過程之中,并持之以恒。其次,要明確所謂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是理論知識的運用問題,即理論聯(lián)系實際問題。這里的“理論”指的是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實際”指的是社會實際(包括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現(xiàn)象、社會熱點問題等)、教材實際(教材中的史實、事例等)和學生的思想實際;“聯(lián)系”指的是用教材的有關理論對具體事物(即客觀實際)進行分析、認識的過程。一般來說,運用教材理論分析、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可分以下幾步來完成,即首先認識客觀事物,找準教材的有關理論;其次擺出有關理論;再次找出理論與客觀事物的聯(lián)系點,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說明;最后歸納小結,得出結論。譬如:“運用社會發(fā)展的有關原理,分析說明社會主義國家通過改革,必然推動社會主義社會向前發(fā)展?!逼浞治?、認識的思路應該是:第一步認識客觀事物,找準應該運用的教材理論。改革是調整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以便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這實際上是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運用??梢?,分析說明上述客觀事物,必須運用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

第6篇:政治論文范文

(一)不能因材施教

在對初中學生培育人文精神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學生個人的心理以及性格,但是初中政治教師方式不能夠靈活變通,基本上不能進行因材施教,不能夠根據(jù)每個學生具體的個性來實現(xiàn)人性化和個性化的政治教學,使得初中政治教學在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上顯得事倍功半,讓人文精神在給學生傳遞的渠道上出現(xiàn)了問題,使得傳遞渠道變得越來越狹窄。

(二)教學模式單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初中政治教學活動大部分是在教室里圍繞課本來進行,但是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是引導學生提升社會化的文化修養(yǎng),在教室中進行初中政治教學這種單一的模式,不僅顯得僵硬和枯燥,更是讓學生降低了對人文精神的感知,讓學生在政治教學中逐漸失去提升人文精神的興趣,很難達到預期的政治教學目的。

二、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

(一)活用教材內容

新的初中政治教材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區(qū)別,不僅增添了許多具有趣味性的內容,更是豐富了理論知識,加入了許多的漫畫、小故事、實際案例、名言警句、社會現(xiàn)象等,在所有的改變中,增添的人文內涵是初中政治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增加政治學科內涵和外延的重要內容。初中政治教師要能夠活用初中政治教材,能夠以教材中的內容為依據(jù),以總的教學目標為授課方向,以培育初中學生的人文精神為目的,來開展豐富多彩的初中政治教學,把課本以外的內容引入到課堂,拓展課本的厚度和學生的認知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初中政治的積極性。這樣經過不斷地拓展教材,活用教材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人文精神,讓課本成為培育學生良好的人文精神的載體。

(二)提升教師個人綜合素質

在培育學生人文精神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政治課本豐富的內容和大量的社會實例來講解,更需要通過教師獨特的個人魅力和自身過硬的素質來引導學生。所以我們必須要注重提升教師的個人綜合素質,要通過自我學習和培訓提高自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產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作為初中政治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教育教學手段,更需要擁有優(yōu)秀的政治品格,崇高的道德品質,扎實的知識水平。能夠在日常政治教學中給學生做到表率,能夠以自身的人格感動學生,能夠用自己真實的情操感動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態(tài)度感染學生。另一方面政治教師需要時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政治話題,能夠及時掌握最新的實時動態(tài),能夠對國際新形勢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能夠研究和挖掘其中隱含的問題,能夠提煉出自己看問題中的具有教學意義的政治觀點,能夠塑造學生良好的世界觀,能夠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久而久之能夠培育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三)營造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

培育學生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會初中政治理論知識,必須要有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營造出和諧的政治教學課堂,這是學生能夠學習人文精神的根本,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參與到政治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保證。良好的學習氛圍的營造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能夠不斷地進行師生間的互動,能夠讓學生有序激烈地討論,使學生在一個自由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政治知識,把傳統(tǒng)的灌輸式學習方式變?yōu)閷W生主動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的方式。初中學生感情比較豐富,如果在情感濃烈的課堂上進行學習,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對于人文精神的感知能力,能夠使得自身的情感得到升華,將會讓學生能夠進一步鍛煉和培養(yǎng)自己的思想素質。

(四)創(chuàng)設社會或者生活情境

第7篇:政治論文范文

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提出了“文明沖突論”,他認為:“從西方文化中心主義角度,鼓吹文化中心主義和文化霸權主義,特別是從美國價值觀優(yōu)越論的立場出發(fā),將西方的社會和文化模式視為全球普遍化的模式,認為西方文明和價值體系是高級的,其他的則是低級的,其出路和歸宿將是與西方文明和價值體系認同?!盵1]在此撲面而來的西方文化席卷中,年輕的大學生無力抵抗,對西方文化產生很大的好感。現(xiàn)實生活中,《生活大爆炸》、《緋聞女孩》、《老友記》、《實習醫(yī)生格雷》、《犯罪現(xiàn)場》等都是大學生成為網上追求的美劇,學生從美劇中了解到西方的生活方式,對待事件的處理態(tài)度和年輕人的社交方式,在欣賞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不自覺地受美劇價值觀的影響。美國的好萊塢在電影產業(yè)中占支配地位,隨著全球化的加劇,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美國大片式的影響力,借助娛樂業(yè)西方文化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讓中國的青年學生目不暇接,為其折服?,F(xiàn)代的大學生對西方的節(jié)日也表現(xiàn)出非常大的熱情,尤其是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幾乎成為大學生必過的節(jié)日,在商家、媒體的宣傳下,顯得尤為熱鬧和重要。相反,他們對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甚至春節(jié)都表現(xiàn)得很冷淡。肯德基、麥當勞、卡拉OKKTV、桑拿浴、高爾夫球、保齡球、網球、皮爾·卡丹、XO、人頭馬……西方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在中國的某些階層中風行,也成為部分青少年追逐的目標。年輕一代民族認同感被弱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所喪失,并出現(xiàn)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傾向。西方消費思潮也直接影響著高校學生的生活消費方式。一部分學生愛慕虛榮,在購買商品時都以購買外國貨特別是美國貨為榮,崇尚洋牌名牌,并把它作為時尚、高品位的表現(xiàn),盲目攀比現(xiàn)象愈演愈烈。這些不顧個人消費能力的行為,加重學生的家庭負擔,使人際關系世俗化,侵蝕著社會風氣。本質上,青年學生的政治觀念發(fā)生改變。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的強勢宣傳和打包出售,許多青年人不顧中國革命建設的實際及具體國情,盲目否定中國特色政治制度并對西方政治觀產生了認識上的誤區(qū)。學生的價值觀念上西化。西方文化的滲透也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一定影響。西方個人主義思潮涌入中國,使得青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了變化,個人主義在大學生思想中已有廣泛影響。這種個人至上、金錢萬能、生活就是享樂的價值觀對正在成長中的青年一代產生不利影響,也對社會主義的義利觀和道德觀帶來挑戰(zhàn)。西方國家的文化傳播也對我們國家的民族文化帶來了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的淡化。

二、要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一詞由先生于1997年提出,一般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在歷史長河與世界格局中所處地位及未來發(fā)展有充分的認識。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fā)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舊”,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大學生文化自覺是指作為一個群體的大學生對自己民族和執(zhí)政黨在長期歷史實踐中所形成的歷史化和革命文化的認同和覺醒以及追求和準確把握。當今世界,國際思想文化領域交流日益增多,西方發(fā)達國家對優(yōu)秀人才盡力爭奪,對外文化滲透的力度不斷加大,利用各種方式來傳播西方國家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這就需要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覺,比較中華文華和其他文化的差異,增加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華文化是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奮斗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積淀了悠久的文化,是維系中華民族的力量,是紐帶,在新時期是具有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的東西。只有深入學習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才能抵抗西方文化的侵蝕。在高校中,長期以來,我們比較注重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忽視了用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來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其實,思想政治德育課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課應該相輔相成、不分薄厚的同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顯性的教育活動,文化育人應該是一項隱蔽性的教育活動。文化課是藝術性的課程,它不像思想政治課那樣咄咄逼人,目的性、說教性明顯,容易讓青少年接受教育者,不產生抵觸情緒。它可以采取溫和多樣的方式,生動活潑地把中國文化中優(yōu)秀的文學、倫理、思想與宗教等和弦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教授給學生。往往文化中的美好愛情、熱愛祖國、團結奮斗、孝心勤奮等主題都會得到學生的認同,其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滲透性與感染力都比較強。也就是說,文化課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刻的思想藝術化,對人的全面成長和發(fā)展往往起著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2]也只有大量的接觸到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大學生才會自覺自動地產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在與異文化的碰撞中,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克服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建立自己文化心理的防線,在面對西方文化的林林總總的時候,才能做到不驚慌、不震驚,守住自己的道德與倫理底線,也有思想武器與其對抗,經得起西方腐敗思想的誘惑。

三、要健全大學生的校園網絡文化

第8篇:政治論文范文

    論文題目(黑體二號,居中);其他填寫內容在橫線上居中(指導教師不需填寫職稱),使用宋體三號字。

    第二部分:中、英(外)文內容摘要

    中、英(外)文內容摘要在第二頁書寫,如在一頁之內不能書寫完畢,連續(xù)書寫在次頁。

    內容摘要四個字居中書寫(宋體三號加粗),前后兩個字之間空一個中文字符。

    書寫內容摘要四字之后,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中文內容摘要(宋體小四號)。

    書寫中文內容摘要之后,在下一行書寫中文關鍵詞。書寫關鍵詞三字時,左縮兩格添加冒號;關鍵詞三個字使用宋體小四號加粗;關鍵詞具體內容使用宋體小四號字;在

    前后兩個中文關鍵詞之間,空兩個中文字符。

第9篇:政治論文范文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即學習的過程、實踐的過程;而教師是無形的,作為一個輔助,即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的。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的作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一)教師和學生是友好關系,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在課堂中,學生要明白的是學習內容和學習的目標,教師要通過增強學生主體意識,來實現(xiàn)確定的目標,這樣,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二)教師敢于放手學生,引導學生勇于實踐生活既然學生是主體,教師就要敢于放手,即:在課堂內活潑,但是紀律不亂,雖然活潑,卻有秩序。這樣學習就是一種外在的活動,而內部是吸收的過程。對于學習外化過程,即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經過頭腦加工,把所學的知識“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演出來、做出來”等等,在通過這樣的“實踐”,能夠把主觀、看見的物質能應用在客觀、物質的世界里,從而在實踐中完成學習的過程。(三)教師運用策略,學生實現(xiàn)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活動性策略是一種常用的策略。所謂活動性策略,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充分去挖掘其活動的要素,讓其積極、主動、自覺的去參與課堂的活動,在課外環(huán)境中,在通過充分的活動,使得學生主動去參與、思考、探索。在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在統(tǒng)一協(xié)調,而教學策略,是一種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活動過程。(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學生得到學習的機會在教學時,從課文的開頭、分析題,到感知課文大意,再到具體內容分析、理解課文內容,最后總結、歸納結構,我都讓學生自主、探索、交流,從而使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當學生自己不能很好地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學習內容。教師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覺器官參與教學活動,通過其聽覺、視覺、注意力、聯(lián)想力等方面的訓練,提高其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

在課堂內,我們必須做到的是: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基礎上,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求知的極極性,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從而去實施“自主探索”。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讓學生充分想象,自己設計板書。在運用“實物、投影儀”的基礎下,顯現(xiàn)他們的作品,大家共同來欣賞、評價。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感受到希望、喜悅,還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

三、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運用各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