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蚯蚓的日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查找教材時,發(fā)現了一本叫《蚯蚓的日記》的繪本,心里一陣陣惡心,因為我從小不喜歡蚯蚓,甚至有些害怕,一看到封面上的蚯蚓形象,就感覺手上沾上了黏糊糊的東西,于是便把這個繪本順手拋在一邊,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愿意。
感受畫面,開始接納
園內開展繪本教學研討活動,一位教師選擇了這個教材,于是在聽試教時,為了進一步了解繪本里的情節(jié)和畫面,了解其中對中班孩子可以進行興趣培養(yǎng)、能力提高的教育因素,我還是百般無奈地捧上了這本書。
封面上的蚯蚓形象在畫家的筆下,變得卡通了,瞧!身體不長,有點胖,因為沒有“手”,便用尾巴把筆卷住,扛在大約是肩膀的那個部位,蘑菇是它的書桌,瓶蓋是它的凳子,瓶蓋上還隱約可以看到“cola”的字樣,它就像我身邊的一個調皮的、喜歡把隨手揀來的東西都裝進口袋的、就連從泥土里摳出來的瓶蓋也不愿放過的小男孩,旁邊的草葉上,還有一只“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小瓢蟲和陪著認真寫字的小蚯蚓。在解讀了作者的故事內容后,我有一些詫異,我開始不討厭蚯蚓了。再仔細看畫面,原來畫家在用色上是非常講究的,因為蚯蚓灰不溜秋的顏色沒法改變,所以畫家把蘑菇的“桌面”畫成了橘黃色,四周是深深淺淺的綠色,小瓢蟲是最深的那種紅色,還別具匠心地給小蚯蚓戴上了一頂調皮的紅帽子。
這時,我似乎突然感悟到了作者的意圖:也許孩子也和我一樣,不太喜歡灰灰的、長長的、想起來就有點黏糊糊的蚯蚓,所以那么別出心裁地通過色彩、情節(jié),以及富有特色的畫面,讓孩子們在看書的過程中和作者對話。
我開始可以接納這個繪本《蚯蚓的日記》了。
閱讀細節(jié),愛不釋手
我一貫主張:對孩子進行繪本閱讀的教學是一種讓孩子喜愛學習、嘗試觀察、樂意思考、大膽表達的手段,不能走入為了讀書而讀書的誤區(qū)。所以我再一次翻開書本,想更深地了解書中孩子能看到什么,會看懂什么,除了書中的文字與畫面以外,還有哪些細節(jié)能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引導,這些思考來自于我對“幼兒樸素理論”的理解――孩子有著他自己原有的內心世界。
于是,我在第一次對封面有了深入了解的基礎上,一頁一頁地認真閱讀。封二有許多有關蚯蚓的小照片,第一張是蚯蚓上學的“我的成績單”,看著這張有趣的“另一個世界”的成績單,我不覺捂著嘴偷偷地笑著:成績單上有“地道、泥土、體育、美勞、歷史、堆肥、蠕動”等成績項目,蚯蚓的成績有“甲、乙、通過”等等級,下面寫著評語。還有“蜘蛛為我做的”、“上學第一天”、“小時候的我和爸爸”、“我和蜘蛛”、“我的第一條地道”、“全家去度假――堆肥島之旅”等照片。我突然覺得,其實這條小蚯蚓,就是一個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從心底接受的、生活中的孩子,就像你的孩子、我的孩子、鄰居的孩子。
封底還有“我被蜜蜂蜇了”、“爸媽結婚紀念日――惡心!”、“我自創(chuàng)的漫畫”等小照片。漫畫上是孩子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有關“超人”的情節(jié):平靜的花園里,許多蚯蚓朋友都在安靜地玩耍――忽然老鷹飛來了,蚯蚓朋友們喊著:“蚯蚓超人,救命?。 报D―蚯蚓超人說道:“我的地呀!有人遇到麻煩了!”――飛往花園,“砰”的一聲,解決了――蚯蚓朋友們叫他“花園的救星”!真是太有趣了。原來“蚯蚓”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如此的豐富。
在翻閱整個繪本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了其中畫面的多樣性,有一頁一頁對開的,有超過一頁分成不等的,也有分成上下兩部分的,還有像封二、封底那樣的。作者和畫家的合作,展現給孩子們的是一個不但內容豐富、色彩鮮艷,而且畫面靈活多變的繪本故事,你說,這樣的故事孩子能不喜歡嗎?孩子們還會討厭蚯蚓嗎?
我還看到畫面上的一個細節(jié):小蚯蚓睡在一個立頓茶葉的包裝盒里,媽媽在“床”邊叮囑著,媽媽那關愛的神情下會說些什么呢?這是一個可以拓展孩子思路、回憶快樂經驗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會把平時生活中媽媽對孩子說過的話在閱讀這一頁時展現出來。小蚯蚓的身上蓋著樹葉“被子”,他那鮮艷的小紅帽就掛在“立頓包裝盒蓋子”這張小床的一個角上??吹竭@里,我突然問自己:你還會討厭嗎,會不喜歡嗎?
原來在蚯蚓的“外表”下講述的是一個有些調皮、似乎有些懂事又有些幼稚的孩子的故事,這樣的一個孩子就像這一本繪本一樣,讓你愛不釋手。原來孩子的世界就像我小時候一樣,我在孩子們身上找回了自己童年的回憶。
一年級時,我?guī)W生閱讀繪本《蚯蚓的日記》。那是一本很有趣的兒童讀物,以日記的形式,寫出了小蚯蚓的觀察與思考。從小蚯蚓的視角看世界,記錄了學校家庭和朋友之間的生活點滴,還有對自我、未來的想法,頗為孩子們所認同。比如:
5月7日
爺爺教過我們,禮貌非常重要。
所以今天我對遇到的第一只螞蟻說“早安”。
隊伍里還有六百只螞蟻。
“早安、早安、早安、你好嗎?早安、見到你真高興!你好!早上好……”
我在那里站了一整天……
學生對這樣的故事記憶深刻。那段時間,孩子們特別有禮貌,他們熱衷于對過往的每個人問候早安!
我們班的小胖子洪澤,就住在學校門口,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校。然后,有幾天時間他總要等到上課的預備鈴響了才滿頭大汗沖進教室。我感到奇怪,上班時還在操場邊的龍眼樹下遇到呢,那招呼打得可響亮了。他干什么去了?原來,他當自己也是一只小蚯蚓呢。他告訴我說,校長伯伯最好了,每次都彎腰回禮;有的叔叔阿姨們不懂禮貌,理都不理人;有個長頭發(fā)的漂亮大姐姐被自己嚇了一大跳,估計問好的聲音太大……
又比如:
8月1日
地球給了我們一切,我們鉆地道時,也同時幫助照顧了地球。
地球媽媽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的存在。
我教育孩子們:我們努力打掃衛(wèi)生,保持環(huán)境整潔,地球母親也會感激并永遠記住我們的……
《蚯蚓的日記》整整讀了一個星期,反復讀。當然,每天滲透進孩子心靈的“雞湯”是不斷翻新的,學生從中培養(yǎng)了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及多元思考的習慣。
再后來,我們讀《邱老師的日記》。
早會課上,我手捧日記本,站講臺桌前,一板一眼地念:
錫安是個寶寶,上課坐不住??伤磉叺拿麈和瑢W厲害,悄悄地提個醒,倆孩子都坐端正認真聽課了。
君鵬說起話來不是很流利,回答老師問題憋了很久,但同學們可不得了了,安安靜靜地等著,直到他回答完畢,還懂得把掌聲送給他。幾天下來,君鵬發(fā)言越來越積極了。
昨晚刮大風,走廊上滿是落葉。王鑫同學費了好大得勁,打掃干凈了。我看到他時,小臉紅撲撲的,真是個可愛的孩子。
……
學生總是很期待老師的日記里能出現自己的名字,這樣的教育方式我個人感覺效果不錯。
一二年級的早會課,我們從《蚯蚓的日記》開始,到《松樹的日記》《邱老師的日記》。后來,學生也學寫小日記了,并且拿到晨會上念,我擁有了一條與學生溝通交流心靈的陽光小道。
三年級一開學,我陪學生讀《愛的教育》。這本書通過日記的形式,記述了一個小學生的所見所聞,把社會各階層的狀況,以高尚的愛心情感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卷,帶給我們美的感受。
學生聽了《開學了》,在日記里寫道:“一想到那個長頭發(fā)的山羊老師不再教我們了,我就傷心……”他們還在《我們的老師》中寫到:
“教科學的林老師一笑起來嘴角就露出可愛的小虎牙”
“杜校長介紹自己時可真是妙語連珠……”
慢慢地,學生們的集體意識逐漸增強了,他們跟著書中的主人公一起學會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學會珍惜時間、珍愛朋友!《愛的教育》沒有虛偽說教,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卻使學生感受到人類多么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
我還陪學生閱讀《夏洛的網》。在大作家懷特的筆下,夏洛用蜘蛛絲編織了一張愛的大網,這網挽救了小豬威爾伯的生命,也激起了孩子們心中無盡的愛與溫情。
……
上高年級后,平時信手拈來的一些雜志上的一些小文章也會成為我跟孩子們交流溝通的渠道――
我用《84名乘客的生死抉擇》告訴學生:付出愛,善良無敵!
我以《加州留學生》提醒學生:細節(jié)決定成敗,細節(jié)成就完美!
我借用影片《簡愛》的臺詞讓學生懂得: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可因為必須做,所以你做了。那才是真正的責任!
我給學生念散文《心意》,教育學生:珍惜生命,好好活著!
……
真正的教育在于喚醒!
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馬克思說: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喚醒。
喚醒什么?喚醒學生生命中的靈性和欲求。
喚醒,是一種教育的手段。在教育學生時我們對學生要有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期待。學生一旦被信任,其內在動力就會被激發(fā),就會顯得聰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如此一來,又何須叮嚀、檢查、監(jiān)督、審查?
喚醒,是一種教育的藝術。學生的靈性和欲求總在不經意間發(fā)生,如果我們不善發(fā)現,就會失去有利時機。因此,教師要有一顆靈動的心,去接近、感受學生;要有一雙銳利的眼,去觀察、了解學生。如果再能給予賞識的話語、鼓勵的眼神、信任的微笑,學生沉睡的潛能、美好的天性就會被激發(fā)、被發(fā)現。
六年來,我陪著孩子們一路悅讀,一路前行!我感受到了職業(yè)的快樂。
一、挖蚯蚓
在教研活動起始環(huán)節(jié),我們安排教師親自去挖蚯蚓,希望他們能對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以及生長環(huán)境等有更多的感性認識。
挖蚯蚓的任務下達后,教師們很快拿好工具行動起來。有的教師認為蚯蚓喜歡生活在松軟的泥土里,所以在種植園地里翻土尋找:有的教師認為上次孩子們發(fā)現蚯蚓是在大雨過后,所以采用人工造雨的辦法尋找;有的教師知道蚯蚓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所以就在小區(qū)的小樹林里尋找……“我挖到了一條粉色的蚯蚓!”“我挖到了灰色的蚯蚓!”“我挖到的蚯蚓好粗壯!”“我挖到的蚯蚓好苗條,哈哈……”不一會兒,老師們帶著各自挖到的蚯蚓回到了教研現場。我們看到很多教師不再覺得蚯蚓惡心,而是愿意進一步觀察和了解它。這為教師進一步體驗奠定了基礎。
二、了解蚯蚓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首先讓教師談談通過親自挖蚯蚓發(fā)現了哪些平時不太了解的關于蚯蚓的知識。有的教師說:“我開始只去陰暗潮濕地挖蚯蚓,可是沒有挖到。后來,我在陰暗潮濕又松軟的泥地里挖到了?!庇械慕處熣f:“我挖蚯蚓的時候看到蚯蚓洞旁邊有一點一點的‘便便’?!边€有的教師說:“蚯蚓會鉆洞,而且鉆洞的速度很快!所以,我們在抓的時候動作要快?!睆默F場教師的發(fā)言,我們發(fā)現大家對蚯蚓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為了讓教師更充分地了解蚯蚓,我們提供了放大鏡、探究棒、手電筒、玻璃板、瓦楞紙等工具和材料,讓教師在現場分組對蚯蚓進行進一步的觀察和探究。并要求教師將發(fā)現或疑問記錄下來。教師們果然發(fā)現了蚯蚓更多的秘密。如,有的教師發(fā)現蚯蚓身上有黏液,有的教師發(fā)現同一條蚯蚓身上的顏色有深有淺,有些甚至有“分節(jié)”。為什么會這樣?教師們通過查找圖書資料、上網搜索等途徑尋找答案,解決困惑,從而對蚯蚓有了較為系統的認知。
三、閱讀《蚯蚓的日記》
在教師對蚯蚓有了較為科學和系統的認識后,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幫助教師將科學知識轉化為幼兒能理解的語言。于是,我們想到了科學知識圖畫書《蚯蚓的日記》,我們希望教師通過閱讀能夠從詼諧、幽默的形象和語言中感受幼兒眼中的蚯蚓,使理性的認知和童趣結合起來。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會自覺地將在前一環(huán)節(jié)中學到的經驗與圖畫書閱讀中獲得的經驗聯系起來。如,“蚯蚓不能像蜘蛛一樣倒立走路。只能往前一扭一扭地走路,很形象地告訴我們蚯蚓的行動特點?!薄膀球景炎鳂I(yè)吃掉,是用兒童的語言告訴大家蚯蚓愛吃酸性食物,紙是酸性的?!薄膀球窘洺SX得姐姐‘臭美’,形象地說出了蚯蚓的臉與屁股是長得一樣的,都是尖尖的!”教師一邊翻閱一邊交流,體驗著兒童眼中的蚯蚓形象及用兒童語言表達的蚯蚓的相關知識。
四、為蚯蚓建個家
為了激發(fā)教師對生命的高度尊重和熱愛的態(tài)度、情感,我們想到讓教師為蚯蚓建造一個家,希望教師不但能將前期了解到的蚯蚓的科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而且能在操作過程中自然地把尊重生命的理念融入其中。
我們給教師提供了一些玻璃容器,讓教師為蚯蚓造一個室內的家。因為教師對蚯蚓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較系統的了解,所以這對教師來說并不難?!膀球鞠矚g生活在地下,喜歡鉆來鉆去,所以我們需要大量的泥土!”“蚯蚓除了玻璃、塑膠和橡膠不吃,其余的如植物莖葉、動物糞便等都吃,所以要在蚯蚓的家里放各種各樣的東西,為蚯蚓提供充足的食物?!薄膀球鞠矚g潮濕陰暗的地方,不喜歡陽光,所以我們要把它們放在沒有陽光的地方?!薄處焸兪占~子、香蕉皮、爛蘋果、報紙等,挖來種植園地的泥土,忙著為蚯蚓造家,最后還增設一個“屋頂”給蚯蚓遮陰。總之,教師通過“造家”體驗到在盡可能自然的環(huán)境中、在生物的原有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觀察和研究生物,保證生物的生命安全和基本需要。相信這樣的理念會體現在指導幼兒探究的行為中。
五、觀察幼兒的操作
幼兒是科學教育中的主體。我們開展教研活動的最終目的是指向幼兒的發(fā)展。那么幼兒會對蚯蚓的哪些方面產生興趣?他們對蚯蚓了解多少?為此,我們邀請部分大班幼兒來到教研現場,讓教師通過觀察、記錄幼兒的言行,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和探究興趣,為以后開啟科學教育活動提供依據。
封面知主題
無論什么書, 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在閱讀前讓孩子觀察封面, 對故事進行猜測, 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閱讀欲望?!恫虏挛矣卸鄲勰恪愤@本書的封面上就畫有一大一小兩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說些什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孩子看圖, 猜猜他們對話的內容, 從而引出故事的題目猜猜我有多愛你。
環(huán)襯有精彩
環(huán)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 很多繪本的環(huán)襯上也畫有圖畫。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實際上, 繪本的環(huán)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有時還會提升主題。
在《我爸爸》這本生動幽默的繪本里, 透過孩子夸張的幻想, 塑造了一個讓人笑破肚皮的爸爸的形象。這個爸爸一天到晚穿著一件長長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過月亮,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靈活《我爸爸》環(huán)襯上的圖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另一本優(yōu)秀的繪本《蚯蚓的日記》的環(huán)襯竟然都是蚯蚓在不同時期所拍的照片:有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留影,有自己和家人、好朋友的合影,還有自己的考試成績單和教師的評語從中我們仿佛看到了小蚯蚓的成長記錄。雖然還沒有開始讀故事,但孩子們可能已經被這些可愛的畫面給吸引住了。
扉頁藏驚喜
扉頁就是環(huán)襯之后、書芯之前的一頁,上面一般寫著書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頁不僅僅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
《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實際上有兩頁扉頁,第一頁是張單頁,第二頁是帶版權頁的跨頁。在第一頁扉頁上作者畫了一只小兔子騎在一只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這時的大兔子是靜止不動的, 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頭都扭了過來, 一雙黑點似的眼睛望著書外, 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 似乎在詢問:嗨,你準備好了嗎? 快和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名叫猜猜我有多愛你的故事里吧! 當翻過這一頁,你會看到三幅充滿了動感的小圖大兔子背著小兔子揚起了后腿、準備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躥, 這其實是一個連貫的起跳動作。這一跳,兩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里。于是,我們看到小兔子緊緊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長耳朵, 聽到他問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富有動感的畫面把讀者的視線牢牢地鎖住, 想不看下去也難。
正文有收獲
毋庸置疑,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讀的部分??衫L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由教師讀給孩子聽,還是放手讓認識了幾個字的孩子自己去讀呢? 不管是日本久負盛名的繪本閱讀推廣者松居直, 還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杰洛姆布魯納, 他們都一致認為: 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因為繪本是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當教師把繪本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 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繪本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孩子的記憶當中。
考慮到繪本資源的有限, 我們可以翻拍書中的圖片,制作成課件讓孩子們一起來閱讀。當孩子欣賞畫面時,教師投入感情用生動、夸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 并加上動作、神態(tài)等輔助語言來演故事,有時還可以用故意犯錯來培養(yǎng)孩子讀圖的敏感度。在教師給孩子讀圖畫書時,也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看圖畫。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出來,那么孩子的眼睛就會發(fā)現它們。他們能發(fā)現畫家沒有發(fā)現的破綻,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教師一定注意不要急著說教,也不能不斷地提問、說明,猶如應試教育一般,應該把看書、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讓他們的體驗和感受經過時間沉淀,再慢慢地轉化為自己知識和智能。在我給小班孩子們講述《好餓的毛毛蟲》時,就有孩子一邊盯著那條因為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蟲,一邊做出了自己的診斷: 毛毛蟲是因為媽媽不在身邊才生病的。因為孩子從毛毛蟲身上聯想到了自己,像他們這么大的孩子肚子痛時,首先尋求的就是成人的安慰。
封底有懸念
合上一本繪本時, 繪本的故事就已經講完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比如在日本幾乎家喻戶曉的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封底就沒有重復書里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結尾延續(xù)到了封底上。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買牛奶的經歷:躲閃自行車、摔破了膝蓋故事的結尾是小女孩的媽媽等在巷子口,然后和她一起朝家里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里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仿佛為了回應讀者的期待,畫家林明子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溫馨的畫面:小女孩和嬰兒在喝她新買來的牛奶,她的一條腿擱在他的腿上,兩個膝蓋上都貼上了創(chuàng)可貼可以說,作者一直把這個故事講到了封底上。
關鍵詞:繪本;教學;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8-0225-02
繪本,是指以手繪圖畫來講故事的兒童讀物,又叫圖畫書。好的繪本,每張圖都有豐富的內涵,圖與圖之間呈現獨特的敘事關系,表達繪本的整體意境,帶給孩子們美的熏陶和教育?;谝陨媳尘?,平時筆者把繪本閱讀作為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一種載體進行研究,提倡快樂閱讀,讓孩子初步領悟繪本的魅力,通過讀寫繪的互動,逐漸讓孩子們萌生“我想讀”的意愿,這是閱讀課教學的主導目標。而習作,則是這個課水到渠成的副產品。另一方面,繪本閱讀是大閱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繪本,在聽說讀寫的綜合性游戲式的活動中,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升語文素養(yǎng),產生樂于學習語文的情感。然而,就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而言,閱讀欣賞課雖然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之中,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學手段的單一,教學資源的匱乏等諸多因素,致使閱讀欣賞課的效果差強人意,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上好一節(jié)使學生喜愛的閱讀欣賞課,以提升學生的讀書興趣,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是每一位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經過探索,筆者認為,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尊重學生的閱讀習慣,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從多角度更為專業(yè)地引導學生閱讀繪本。
一、精彩導課,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
繪本,圖畫書,有的孩子翻翻就放到一邊了,很難深入讀下去,也感受不到繪本的魅力,這時一個精彩的導課就顯得十分必要。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從他們生活中熟悉的內容著手,逐漸引導他們走進繪本,注意繪本的細節(jié),加以想象、體會,一點點感受繪本的魅力。例如《我的爸爸叫焦尼》這本書,描寫和母親同住的單親兒童提姆,在爸爸來訪的那一天所發(fā)生的事。課前先和孩子們聊聊: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人,陪你運動,教你學騎自行車,跟你談心,領你去看電影、買好吃的,留下美好的回憶。這樣的人,一生:可能是媽媽,想起小時候媽媽喂我吃飯的情景,現在還感動呢。師:我們先想到母親,今天在腦海中搜索的,也有爸爸的回憶。父親也帶給我們很多感動,卻常常埋在心底。所以這個伴我成長的人也許是?另一生:是我爸爸。我爸經常給我講故事,還教我學騎自行車。師:此刻,輕聲呼喚爸爸,心中有什么感覺?生:是嚴厲。他對我嚴格要求。另一生:是忙碌。我爸爸每天都很忙碌。另一生:我印象中的爸爸是辛苦。爸爸辛苦地工作。師:或許是歡樂,或許是難過,又或許是一種你們形容的嚴厲、忙碌與艱辛,所有這些令人回味的感動瞬間,都被作者用畫面、文字表達出來了。讓我們走進故事書中,感受父愛。父親是孩子們熟悉的形象,從父親入手,自然過渡到閱讀繪本,孩子們被深深地吸引了,心中充滿了疑問,急切地想知道書中描寫了父親怎樣的故事,這時,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讀繪本,興趣盎然中,孩子們明白了,也許生活不能時時如意事事順心,只要擁有愛,沉著不退縮,就會有勇氣、力量和安全感。
二、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閱讀繪本
引導學生閱讀繪本的方法很多,在這里介紹孩子們最喜歡的三種,其一就是共讀。和孩子一起玩兒,一起讀圖畫書。繪本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教師向學生推薦好繪本,學生輪流借;學生把喜歡的繪本帶給老師,讓老師來推廣,都是不錯的方式。其二是充分參與。比如,指導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時,教師可以讓孩子也來猜猜看,爺爺把毯子改成了外套、背心、領帶、扣子,之后還能改成什么?在讀完故事后問問孩子,要是你,你想把舊衣服改成啥?送給誰?通過角色替換,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進入故事,感受故事。這需要老師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感受,鼓勵孩子邊讀邊猜想后面將要發(fā)生的事,讓孩子融入到故事中去;鼓勵他們參與編寫故事,想出與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節(jié)。其三是開放閱讀。相比上述的閱讀方式,這種方法更加生動活潑些,閱讀繪本也需講究氛圍和意境,結合閱讀內容進行拓展延伸活動,可以為父母講故事,可以和同學一起演故事、畫故事,可以在扉頁處寫前言。比如讀《愛心樹》,可學寫感恩日記;讀《武士與龍》,可表演故事;讀《月光男孩》,可在繪本的留白處跟月光男孩對話;讀《花婆婆》,可描繪自己的夢想……可讓孩子無拘無束地席地而坐,拉近書與孩子心靈的距離。
三、閱讀繪本,帶動寫作
繪本閱讀活動,針對低段孩子無話可寫,害怕寫話的現狀,運用靈活多樣的教法,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寫話無憂。等孩子讀了一些繪本后,也可讓他們試著創(chuàng)作繪本,之后就可以閱讀孩子的原創(chuàng)作品。例如《蚯蚓的日記》,這本書將蚯蚓的生活和習性,通過日記的書寫內容,以全新的角度來詮釋,使人看了不禁會心一笑。這本書突破了我們對日記的“記錄板”印象。有時候,日記只是一句話;有時候,是加上心情的對話方塊來增加日記的趣味性。讀完這本書,筆者讓孩子們以自己的生活為原型創(chuàng)作《我們班的日記》,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寫句子,有的畫畫,完工后把自創(chuàng)作品放在圖書角,他們讀著自己的書,發(fā)現寫書不難,自然還想寫。
孩子最先讀到的最重要的書是繪本。一個孩子從圖畫書中體會到快樂的多與少,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童年的感受,也將影響他長大后的想象力。繪本吸引了孩子,也被時間與事實證明是一種最適合兒童閱讀的圖書,它讓孩子從書中學習到“真、善、美”,讓孩子在濃濃的書香中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郝廣才.好繪本,如何好[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9.
[2][日本]松居直.幸福的種子[M].南昌:明天出版社,2007.
經典繪本會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它們對兒童的情感、想象力、美感體驗都有很好的啟發(fā)作用,是孩子快樂的源泉,因此每一部經典繪本都是孩子的好朋友。世界上的經典繪本眾多,可作為寫話題材,我們對繪本的選擇有更高的要求。
一、與教材單元主題內容結合,尋找繪本和寫話訓練的契合點
在人教版語文教材的編排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訓練主題,我們可以根據每個主題為學生推薦與單元主題內容相關的繪本。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又增加了閱讀量,拓寬了視野,豐富了語言積累。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因此,語文教學必須舉一反三,向課外輻射,由封閉走向開放,學生要從一本語文教科書的學習擴展到幾本、十幾本優(yōu)秀繪本讀物。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面才能迅速擴大,才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提高寫話能力。
寫話設計案例一:《春天什么時候來》
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主題為“多彩的春天”,結合單元主題,我們推薦孩子們閱讀的繪本有《春天什么時候來》。
小熊奧菲經歷的第一個冬天,熊媽媽說,要一覺睡到春天到來?!澳谴禾焓裁磿r候來呢?”奧菲很想知道。熊媽媽告訴奧菲,當花兒盛開,陽光照耀,鳥兒在枝頭歌唱的時候,春天就來了??墒菉W菲好像有點等不及了……《春天什么時候來》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冬天和春天不同的景色和特征,教師可以讓孩子們了解季節(jié)變換的自然常識。小熊奧菲和媽媽的對話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寫話練習的空間。
“春天什么時候來呀?”奧菲問,“我怎么知道春天來了呢?”
熊媽媽回答道:“ ,那就是春天來了。”
不少孩子用上了課文中所學的詞匯和句子。
“當萬物復蘇、泉水叮咚、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時候,那就是春天來了?!?/p>
“當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輕輕地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那就是春天來了?!?/p>
語文學習重在積累,積累的目的則是運用。以繪本的圖和文作為引子,結合單元主題內容進行練寫,讓孩子們在單元學習中獲得的知識得到運用,得到強化,同時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技能,既發(fā)展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又激活了他們寫話的欲望。
二、選擇繪本故事里生動、奇特的角色,進行“就畫寫話”
繪本故事內容豐富多彩,其中一些角色很有特色。極為傳神的圖畫成為指導觀察和寫話的優(yōu)秀教材,孩子們就這些角色的特點展開想象,使圖畫在文字中得到豐滿。
寫話設計案例二:《黛西和月亮》
這是一個小鴨子黛西跟著鴨媽媽一起探索世界的故事。興奮的小鴨黛西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她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版畫的濃重色彩描繪戴西碰到的一切,畫面極具沖擊力。在閱讀完第一頁后,教師可讓孩子們看著圖上的兩三只鴨子猜猜哪只是黛西,然后用句式“你看那鴨子, ,
, 我看它就是黛西!”寫話。
一年級寫話訓練從看圖寫話抓起,“就畫寫話”的繪本訓練就是要讓孩子們學會有序地抓特點觀察圖畫,寫出動物最基本的外形特征,長此訓練下去,孩子們的寫話基礎將得到夯實。
三、選擇極具想象空間的繪本,進行補白
圖畫是繪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繪本中的圖畫是延展的、跳躍的、活動的,蘊含了文字無法表達的語意,能引領孩子們走進故事情境,這就是繪本圖畫的空白。這種“空白”給孩子們預留了想象的空間,在繪本寫話中,如果我們引導孩子們仔細讀圖,展開想象,給畫面補白,會收獲別樣的精彩。
寫話設計案例三:《蚯蚓的日記》
這是一本極為有趣的圖畫書,以日記書寫的方式,記錄和表達了小蚯蚓的觀察及思考。繪本從小蚯蚓的觀點看世界,記錄學校、家庭和朋友之間的生活點滴,還有對自我、未來的想法,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同。
調皮的小蚯蚓老喜歡吃作業(yè)本,有一次竟因為忘帶午餐又吃作業(yè)本了,這則日記畫面生動,但文字并不多,舍去了很多繁瑣的敘述,給孩子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在這里設計文本補白就是要讓孩子們乘著想象的翅膀,依托已有的圖文,對言簡意濃處進行擴充。夢瑤在寫話紙上寫道:
“午餐時間到了,蚯蚓孩子們都到學校的飯?zhí)贸晕绮汀4蠹易谟闷【破可w做成的凳子上,圍著蘑菇餐桌吃著自己帶來的午飯。有的吃報紙,有的吃樹葉,還有的吃泥土。我發(fā)現自己忘帶午餐了,只好拿出昨天的作業(yè)紙,大口大口地吃起來。蚯蚓老師走過來,嚴肅地對我說:‘不能吃作業(yè)紙!’我臉紅了,說:‘以后我一定記得帶午餐來?!?/p>
閱讀繪本,我們應當引導孩子們讀好圖,教會他們觀察圖,這樣想象補白時才會文思如泉涌。運用好繪本的空白處,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寫話訓練,孩子們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樂趣。
四、選擇令人意猶未盡的繪本,進行續(xù)寫
繪本往往篇幅較短,讀完之后讓人回味無窮,讓人浮想聯翩,有的故事在精彩之處戛然而止,讓人意猶未盡,留下較大的想象空間,讓孩子們忍不住續(xù)寫故事。
寫話設計案例四:《鴨子騎車記》
在一次班級讀書分享會上,李雨霏介紹了一本有趣的繪本《鴨子騎車記》。繪本作者大衛(wèi)?夏農用大膽的筆觸和鮮艷的色彩,給孩子們展示了一個平平常常的下午,農場的動物們目睹了一只瘋狂的鴨子騎車后的不同反應……孩子們聽得興致勃勃的。
第二天,我用一節(jié)閱讀課和孩子們閱讀這本書,當看到書的封三畫著這只鴨子站在一輛高大的拖拉機前時,孩子們浮想聯翩:鴨子會想些什么?它又會怎樣做?我接著讓孩子們大膽想象:在拖拉機、飛機、坦克、輪船面前,自信勇敢的鴨子又會有怎樣的冒險經歷呢?請拿起你的筆,畫一畫、寫一寫接下來的故事。
孩子們有了之前的閱讀體驗,加之豐富的想象,一個個全新的獨創(chuàng)的故事在他們筆下誕生:“鴨子穿上小朋友們落下的冰鞋,在結冰的湖面上快速旋轉?!薄傍喿优郎限r場主的汽車,組織動物們參加汽車大賽,五顏六色的汽車像彩虹一樣成了農場美麗的風景……”
這次續(xù)寫,孩子們就一幅圖展開聯想,他們的參與和創(chuàng)造愿望得到滿足,形象思維被激活,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情節(jié)、對話以及細節(jié)不時閃現,寫話輕松而充滿了樂趣。
五、選擇有一定語言規(guī)律的繪本,進行仿寫
仿寫是提高寫話水平的重要途徑,它最直接、最有效。在此過程中,孩子們遷移文本中精彩的表達方式,從而使語言鮮活起來。繪本的文字都經過精心挑選與整理,這些語言往往非常簡練,活潑生動,但是蘊含著一定的語言規(guī)律,是孩子們模仿的經典范本。在閱讀繪本時,我們可以抓住繪本中有特色的句、段,讓孩子們遷移仿寫。
寫話設計案例五:《逃家小兔》
繪本《逃家小兔》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簡單到了只剩下幾段有規(guī)律對話的繪本故事,正是它的簡單和有規(guī)律,才給我們的寫話教學創(chuàng)設一片豐富和溫潤的空間。書中講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媽媽玩語言捉迷藏的故事,里面有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來追我,”小兔說,“我就要變成溪里的小鱒魚,游得遠遠的?!?/p>
“如果你變成溪里的小鱒魚,”媽媽說,“我就變成捕魚的人去抓你?!?/p>
閱讀時,我讓孩子們根據前一組圖畫想象后面的圖畫,接著趁熱打鐵,引領孩子們的想象繼續(xù)“滑翔”:小兔還會逃到哪里,兔媽媽又是怎么追的?并且出示一組與書中風格相近的句子:
“如果你張開手臂抱住我,”小兔說,“我就要變成 ?!?/p>
“如果你變成 ,” 兔媽媽說,“我就變成 ?!?/p>
在這組文字的引領下,孩子們的想象飛得更高,飛得更遠了,兔媽媽和小兔的追逐游戲也深深地留駐在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
在這次仿寫中,孩子們在繪本畫面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探索畫外的天地,不僅體會到兔媽媽的愛,更可貴的是學會用語言和各種方式表達愛。
當學生意外大聲尖叫時
一天上課,學生正在做作業(yè),教室里靜悄悄的。突然,一個女生大聲地尖叫起來。同學們的目光一下子投到了剛才尖叫的學生那里,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我趕緊沖了過去,真是令我哭笑不得:原來是她同桌(一位男同學)把抓來的幾條蚯蚓放到了這個女同學的作業(yè)本上,而這個女同學由于害怕才尖叫起來。怎么處理這個男同學的惡作?。课异`機一動,過一段時間,我們就要學習20課《蚯蚓找家》,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讓學生來觀察、了解蚯蚓這種小動物,同時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于是,我問學生:“關于蚯蚓你們都了解哪些知識?”我發(fā)現學生掌握的知識還真不少:很多學生都知道蚯蚓并不可怕;它是莊稼的好朋友,對我們人類是有益的;我們要保護它,不要傷害它,更不要拿著它來嚇唬同學……。聽了這些,那個女同學笑了,而那個做“壞事”的男同學也紅著臉向女同學道了歉。
當學生上課不帶實驗材料時
科學課中有許多實驗,而這些實驗有時需要學生從家中自帶學具。有一次上《做一杯飲料》這一課,我像往常一樣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自帶一些實驗材料。第二天上課時,就真有一個小組沒有帶材料。為了適當、適時地對他們進行“懲罰”教育,同時使學生養(yǎng)成做好課前準備的好習慣,我決定改變自己以前的做法(讓學生互相借著用)。于是,在其他小組的學生們興高采烈地配制飲料時,我特別強調:不帶材料的小組,不允許向別人借,別人也不許借給他們,他們只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看其他同學的活動。不一會,學生們便配制出了一杯杯可口的飲料。他們互相品嘗著,教室里充滿了歡笑,還有一些同學把自己制作的飲料給那幾個沒做成實驗的同學嘗,只見他們露出了羨慕又后悔的眼神。我故意走到他們小組:“怎么樣,想不想自己也做一杯?”這時,小組里有學生說:“老師,下次我們一定把材料準備好?!蔽铱磿r機成熟了,便意味深長地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課前準備,備好材料做實驗,一點一點探索科學的奧秘?!苯涍^這件事,同學們做好課前準備的自覺性大大提高。
當學生劃破我的手指時
在教第12課《植物的莖》時,我讓學生自己動手解剖莖,讓他們認識莖有運輸水分的作用。課前我讓學生準備了小刀等材料。講課時,我告訴同學要注意安全。學生開始動手解剖芹菜的莖,我也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當我拿著一段芹菜的莖交給其中一個學生時,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另一個學生手中拿著小刀,不小心一下子劃破了我的兩個手指,頓時鮮血直流。那個學生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我趕緊安慰他。我知道學生是無意的,并沒有責怪他。但由此我也深深地體會到:課堂上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落到實處。剛才我只是籠統地對學生說要注意安全,但沒有把小刀的具體使用方法交待清楚,安全問題沒有引起學生的重視,這確實是“血”的教訓呀。于是,我舉起受傷的手指,向學生們再次強調安全的重要性,然后演示怎樣正確使用小刀。我發(fā)現學生聽得很認真,他們又接著做實驗了。這節(jié)課沒有再出現“流血”現象。
當學生在課堂上看課外書時
一天,我給五年級一班上課,當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時,我便和平常一樣走到學生中去巡視指導,這時我發(fā)現班中的曉宇同學在偷偷地看課外書。仔細一瞧他看的是《當代小學生》?!懂敶W生》里面有許多內容是有關科學的:自然觀察日記、科學小論文、科技博覽等。既然學生愛看它,那么今天我何不利用它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呢。于是,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從曉宇的手中拿起了這本書。教室里一下子靜了下來,同學們都看著曉宇:看老師怎么收拾你!但我卻一反常態(tài)地笑著說:“喲,這本書不錯吧,我也喜歡看,里面的內容很豐富。多讀它,能使我們增長很多知識。不信,我讀幾篇文章,你們聽聽?!庇谑俏已杆俚剡x擇了幾篇自然觀察日記讀了起來,我發(fā)現許多同學都聽得入了迷。于是,我趁機說:“你們看這些文章寫得多好??!這些都是同學們通過學習科學課,自己積累的知識。你們是不是也想寫出這樣好的文章?”我發(fā)現同學們都使勁地點了點頭,我便接著說:“那么,我們一定要認真上好科學課,從科學課中積累知識。同學們喜歡看書,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識,這是好事。但在課堂上看這些書,這樣做對嗎?”這時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到:“不對?!睍杂钔瑢W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1小學科學教育的實施生活化意義
科學世界發(fā)現的源泉是生活??茖W課程主要把學生的社會意識以及生活經驗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在生活中學生體驗到科學,從體驗中促進對科學的理解,運用科學分析生活實際。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科學的點滴,實踐中對科學進行探索,這樣學習到的知識才能融入到生活中來,這是小學教學開展的實質意義以及目的。根據學科特點分析,小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生活中不同領域的技能溝通,培養(yǎng)學生從身邊發(fā)現科學的理論,并在生活實踐中得以運用。知識本身源于自然世界,讓處在自然世界的學生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對科學理論進行驗證,讓學生體驗科學和生活之間的聯系,體驗科學帶給生活的無窮樂趣。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所以身心發(fā)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因而形象思維占據思維的主導,科學課程是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應用過程,因而在這個過程能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而在教學中感性生活經驗也要被喚起,這樣學習就會成為生活本身的一種體驗,學生也喜歡學習科學,樂于學習科學。
2小學科學教學現狀
傳統的小學課堂教學實施中,會有以下現象出現:(1)課堂教學過程封閉,沒有課本以外的知識融入;(2)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和抽象,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只是照本宣科,因而和實際生活聯系不夠密切;(3)教師在教學中主體地位太過明顯,所以教學形式單一。在脫離實際生活的情況下,學生學到的知識很枯燥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所以對生活中出現的科學反應不夠明顯,科學學習興趣點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夠,因而教學低效也由此產生。傳統科學教學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教師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認知經驗以及學生的能力水平沒有做出客觀的了解,授課內容和實際不相符,學生在晦澀難懂中感覺很枯燥,同時,灌輸式的教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成為教師自己表演的舞臺,喪失學生主動學的欲望和對知識的求知欲,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給科學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3小學課堂教學實施生活化的措施
3.1生活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捕捉生活中的現象,或者生活場景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生活現象,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課堂情境更加趨于生活化。比如,講述“溫度與水的變化”這課內容的時候,事先給學生準備一個有蓋的茶杯,在茶杯中倒入熱水,先不蓋上蓋子。課堂上教師當著學生的面蓋蓋子,一會掀開蓋子后,發(fā)現蓋子內布滿水珠。教師這時候引導學生,讓學生了解杯子里面的水跑出杯蓋的原因,這時候教師也可以引導其它的案例,如果你正在洗澡的時候,一大滴冰涼的水珠滴到你身上,抬頭看發(fā)現天花板都布滿水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這個生活中常有的例子引起學生的極大熱情,這時候學生會集體的回答是出現過這類情況,學生要求教師說出答案,因而教師此時就可以開展課題講解,這兩個案例道理有很大的一致性,教師并且圍繞著“水為什么自己會跑”這個話題開展演講,水遇熱就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因為密度小所以比較輕,因而在預冷上升的時候如果遇到天花板或者杯子蓋會凝結成水珠。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具體案例,引起學生的積極探索,提升課堂教學效果[1]。
3.2生活化探究活動的開展:生活化探究活動的開展,主要在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學生在對以往生活經驗的回顧中,獲得科學探尋的原動力。因此,科學教學過程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教師作為生活化探究過程開展的主要實施者,讓孩子學會在參與中經歷,幫助孩子加深科學的認知以及理解程度。比如在學習“動物”這單元內容的時候,教師讓學生自己飼養(yǎng)一個小蚯蚓,經常觀察小蚯蚓的特性和生長規(guī)律。教師給學生提出幾個觀察要點:①讓學生用手去觸碰蚯蚓,觀察蚯蚓有哪些的反應。②將蚯蚓放入封閉的盒子后,在盒子旁邊開一道口子,用電棒攝入光源,努力觀察蚯蚓的喜光性。③觀察蚯蚓沒有腳,依靠什么前行,最后鼓勵學生寫成觀察日記,對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進行記錄[2]。
3.3生活化的課文作業(yè)布置:在教學模式的改進中,教育界很多專家學者提出打破課堂束縛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生活中自我認知以及獲知知識的能力。教師從實際生活中引導學生認知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學生在實驗生活中獲取知識以及相關的生活技能。實驗中可以放棄燒杯以及導管這類教學常用工具,運用身邊常見的生活素材代替這類工具開展實驗步驟,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教師最好設計相關的實踐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掌握學習到的知識。比如,在講解完“重心”這課的時候,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安排學生運用雞蛋殼、黏土、硬紙板、顏料等材料做一個不倒翁。做好后大家把自己的作品帶到課堂上進行展示,學生在不倒翁創(chuàng)作中加入很多個性的元素,有的孩子在蛋殼的表層畫一些可愛的圖案。教師這時候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不倒翁的原理,最后由教師總結:因為,不倒翁上輕下重,所有的重力集中于下方,因而保障物體的平衡穩(wěn)定。
4結語
【關鍵詞】孩子 愛上閱讀 途徑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89-01
《指導》指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形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比绾闻囵B(yǎng)大班幼兒的閱讀興趣,讓閱讀成為悅讀?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幾點做法。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課堂活動形式,讓“閱讀”成為“悅讀”
1.利用故事表演,激發(fā)孩子閱讀的興趣。
《綱要》指出:理解文學作品的主題、情感,能運用語言、動作、繪畫等形式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自己的理解。語言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小故事大舞臺”,為幼兒提供故事人物和動物的頭飾、手偶,幼兒間協商確定角色進行表演。
在故事教學《春天的電話》中、我為孩子準備動物頭飾和電話機,孩子們在理解故事后進行情境表演,樂在其中;在故事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中,通過孩子扮演的蝦公公、大魚、螃蟹、烏龜、青蛙、小蝌蚪進行故事表演,幫助孩子熟悉、理解故事,課堂活動結束后,我將材料投放進語言區(qū),方便孩子在區(qū)域游戲中自主結伴,通過表演鞏固學習內容或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與表演,進一步拓展幼兒認知,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
2.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多媒體教學通過直觀生動的形象,使幼兒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在動態(tài)、立體的信息傳遞中,孩子們調動了視覺、聽覺,更充實的把握閱讀內容,在實施繪本教學時我借助其功能讓繪本變得更生動,如:繪本《最佳守衛(wèi)》中,制作山羊叫聲出場,通過聽聲音幼兒說一說誰需要一名守衛(wèi)。當狼吃山羊時利用驚險的音樂讓幼兒身臨其境狼給羊群帶來的危害;當長頸鹿、狗熊、猩猩來參加比賽時借助輕巧、笨重、歡快的音樂讓繪本變得更有趣味性。如:繪本《母雞羅斯去散步》中,利用ppt與fals相結合,幼兒的興趣更加濃厚,注意力集中,并能夠通過看動畫,學會講述故事內容。
3.創(chuàng)設愉悅的游戲,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規(guī)程》提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如:在《好餓好餓的小蛇》中,使用快板句式將原來的句式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fā)現一個圓圓的紅蘋果,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樣,咕嘟-吃下去改為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發(fā)現圓圓的紅蘋果,啊嗚啊嗚吃下去,叭叭叭真好吃。以快板的句式幼兒更感興趣,說起來更順口,接著引導幼兒改編后面的語言,幼兒對閱讀繪本的興趣會更加濃厚。如:在《蚯蚓的日記》中,以動靜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跟著音樂學一學蚯蚓跳舞,體驗蚯蚓跳舞時的感受和趣味性。從而感受繪本的重點,提高閱讀的能力。
二、利用多樣的形式,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
1.提供寬松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
《綱要》指出:一日生活皆課程,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更能夠激發(fā)幼兒想說、敢說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因此,活動區(qū)、圖書角我適時為孩子提供新圖書,向幼兒介紹圖書名稱,讓幼兒自主選擇閱讀書籍自主閱讀。
如:利用上課前和陰雨天午飯后時間段、課間休息時間段、離園前20分鐘、閱讀中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小聲講述書中的內容,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漸漸的喜歡上了閱讀,提高其閱讀的興趣與語言表達能力,晨間談話開展班內好書推薦活動,請孩子說說在家看了哪些書?最喜歡哪本書?為什么?利用一日生活的點滴時間,為幼兒創(chuàng)設豐富的生活場景,讓孩子多看、多說。
2.家園配合,做好親子“悅讀”
(1)班級創(chuàng)設了親子“悅讀”區(qū)。孩子從家里帶來各種書籍,將孩子的書籍進行分類擺放,并按書名和價格做成目錄,建立成親子借閱區(qū)。定于每周四和周五放學時間可以憑借書卡借書,在兩個星期之內歸還,借還書都需要登記。
(2)建議閱讀中向孩子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閱讀;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發(fā)表觀點培養(yǎng)其理解力,給孩子講故事、請孩子說說自己聽到或看過的故事,利用節(jié)假日帶孩子一起去圖書館看書,以更多的方式去鼓勵孩子,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能力。
作為幼兒教師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環(huán)境,多方面、多渠道、多途徑、多形式,自然而然地開展早期閱讀,通過看、聽、說、讀等活動,讓幼兒感受閱讀的無窮樂趣,從而提高早期閱讀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