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范文

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

第1篇: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 初中地理 有效課堂 反思

新大綱規(guī)定初中地理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應以地理學知識為基礎,結合能力培養(yǎng)、思想教育為一體,使學生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發(fā)展,提高民族素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由于盲目追求效果,而忽略了所選擇方法的有效性。作者通過對近幾年的教學經驗的總結,認為在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關鍵。

一、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現(xiàn)狀

目前對如何提高初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總結起來,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目前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具有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來達到教學的目的,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應該由原來的主體地位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引導者。

(二)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實踐性

這里所說的實踐不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實踐,還包括對理論的探究過程。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學的任何知識都應該經過自己的親身體會,通過實踐的經歷來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認知、分析和總結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對地理課程和祖國山河的熱愛。

(三)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氛圍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有積極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高尚的人格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 有效性課堂教學的實施

對于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施,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包括:課前預習,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合理的教學方式的選擇。

(一)重視課前的預習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比較重視課前的預習,其重要性也是人所共知的。但如果學生的學習任務日漸加重,對于地理這樣一門相對來說被忽視的課程來說,預習也往往就流于一種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從新讓學生們開始做課前的預習,鑒于學生可用時間的有限,課前的預習任務一般僅局限在對問題的整體了解上,以便課堂上學生盡快的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如在學習“水資源”時,課前的預習可以設置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污水?他們會造成上面危害?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只要稍微觀察一下就可以發(fā)現(xiàn)好多的例子,只要在腦子中有了概念,對于課堂教學主題的進入就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二)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

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相對來說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首先,課堂和諧教學的氛圍是建立在師生關系平等的基礎之上。在課堂上,老是應該拋棄高高在上的形象,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朋友般的關系,讓學生可以消除拘謹,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進行學習。其次,對于學生的成績老是要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增加他們學習的信心;對于反應稍慢的學生,也要給予肯定、表揚和指導,讓他們有之中被尊重的感覺。其次,老師要對學生的生理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有一定的了解,使教學有一定的針對性。最后,就是老是要樹立自己獨特的形象,如教學方式、語言風格等。

(三)合理地使用各種教學手段。

對于教學手段,目前是數(shù)不勝數(shù),如探究教學、主題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游戲教學等等。它們在教學中的作用也都得到了大多數(shù)教師的認同,但經常會聽到有老師反應這種方法不好、那種方法不好。通過在教學中的經驗認為,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不是萬能的,都有其特點的使用范圍。在使用中,應該根據(jù)教學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才可能是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如對“地圖”章節(jié)的學習中,就可以使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同學通過對本市地圖的觀察來分析如何在一張紙上把整個城區(qū)表現(xiàn)出來?進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下一步繼續(xù)分析比例尺的具體規(guī)定等等。再如,在講授我國的行政區(qū)時,就可以使用互助學習的方式,讓同學分組進行進行整理,看哪個小組知道的多。在集體思考的過程中,再一次加深對我國行政區(qū)的認識和記憶,和傳統(tǒng)純粹告知的教法相比,效果得到大大提高。在如講解地中海氣候特點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為什么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多雨,然后老師再進一步補充說明。對于學生復習、應用已學知識,探究新知識、培養(yǎng)合作精神都有極大的益處。

雖然說教法法無定法,但在追求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遵循的,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學生過程的實踐性和課堂和諧教學氛圍的營造。

參考文獻:

[1]姜艷科.試探初中地理課的幾種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8:125.

[2]朱亞超.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的方法與途徑初探[J].中國科技縱橫,2010,12:41/37

第2篇: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新課導入;教學目標;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地圖;空間思維;教學反思

【導讀】初中地理課要加強書本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學到的知識感到學有所用,學到的不是干巴巴的“死知識”,而是生活中的“活知識”。

地理學科是素質學科,不參加中考,只在七八年級學習,作為考查科目。其意義相比較中考科目而言顯而易見,因此,學生、家長在思想認識上不能做到足夠的重視,思想上的懈怠,在行動上漠不關心。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使地理課堂成為有效課堂,讓學生在地理課上愿意學、有所學,學有所用呢?

一.常言道:施教之功,貴在引導。

地理課堂教學中,新課導入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穿針引線的作用。導語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就像樂曲中的“引子”,戲劇中的“序幕”,起著醞釀情緒,激發(fā)興趣,滲透主題,創(chuàng)造情景的作用。如果教師采用恰到好處、引人入勝的導入方法,從課的一開始,學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必備的基礎知識和較好的方法手段進入對新知識的學習探究。這樣,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學習了地理知識,而且發(fā)展了思維能力,提高了精神品格,使師生雙邊活動更加融洽地開展。同時,導入不僅只在于一節(jié)課的開始,在每個知識點的講授之間,知識點間的過渡和新知識的導入也同樣重要,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這里根據(jù)教學實踐和平日的積累,舉例探討一些方法。 一、“設置懸念”導入、二、圖片導入、三、歌曲導入、四、視頻導入、五、復習導入、六、詩歌導入、七、地圖導入、八、設置情景導入。可是新課導入因人因時因地不同,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教無定法,貴在得發(fā)。

二.常言道:有目標才有航向

明確的目標就是知教學目標、知教學重難點,知學生三者相集合,使用恰當?shù)姆椒ㄊ箤W生有明確的前進方向。教師做到心中有數(shù)。課前讓學生清楚的知道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重點、難點。我每上一節(jié)課前提前2---3分鐘進班,把本課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注在黑板的左上角,讓學生清晰的知道本課的結構,在課堂進程中,不斷的提醒學生,目前我們完成了哪個目標,將要學習哪個目標,進行到重、難點時,更是重復提醒。學生由于了解了課堂的結構,學習時目標更明確,在教師的不斷提醒下,分神的情況少,其投入課堂的有效時間自然就增多了。教學效果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地理教學要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到學有所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地理課要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覺得學到的不是干巴巴的“死知識”。這些知識,在今后的生活中會有重要的應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去海南島旅游時,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份從學校出發(fā)到海南島旅游的最佳旅游陸上交通線。看誰設計的路線花費最低,觀察景點最多,內容最豐富。認識學習那里的熱帶雨林景觀、熱帶動物,觀察民風,了解民俗和特有的建筑風格等。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生學習驅動力之一。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么怎么會喜歡“地理”?怎么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密切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更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和舒暢的師生關系。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更需要地理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與親和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精湛的語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機智、可親可敬的教態(tài)等,都能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濃厚興趣。

四.常言道:情景教學 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現(xiàn)在的時代進步了,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變化了,地理課已經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方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點,他們很樂意參與教學過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把學生組織起來親歷這些過程。如講青藏高原時,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察青藏高原的氣候特征。從而讓他們感受到青藏低壓缺氧、寒冷干燥、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再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察。接著引導學生分析它形成的原因,再講“世界氣候”時,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自然景觀。

五.常言道:地理就是生活中的一張地圖

由于長期以來不少初中地理課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在教學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地圖教學,把以地圖教學為主的地理課變成看書劃線的枯燥的文字教學課。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努力用“學習”或“討論”來代替“講”,用翻“圖”來代替翻“書”。“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學習和掌握地圖知識,對于學生學習其它科學知識以及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些地理教師不愿用、不會用地圖的情況導致教學要求不高或教學能力低弱的現(xiàn)象。目前在地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死記硬背”現(xiàn)象,恰恰與地理教師不重視提高自己的地域空間思維能力有關。在用好地圖的同時,結合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地域空間想象能力。地圖來自課本、地圖冊、生活中自己拍的一些圖片,讓學生貼近生活,熱愛生活。有效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堂來。課堂45分鐘使每個學生每分鐘都在學習。教師應盡可能多的使用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或者學生熟悉、有感覺的材料,在課堂上教師除了按照授課的內容要求向學生傳授課本知識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做到有意識,有針對性的將相關圖片畫面融入其中,切實做到沒有圖就沒有地理教學。

第3篇: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范文

一、“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設計要素

(一)地理微課概念地理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重點難點等開展的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時間一般為5-10分鐘;內容一般只安排一個知識點。教學設計是課程教學的思想和靈魂,有了好的教學設計,才能使教學目標明確,提高微課教學效果。因此,做好每一次教學設計是做出高質量地理微課的前提。

(二)“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設計的幾個要素地理微課是一種在線教學微視頻文件,在功能上,是教師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的學習資源包,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目的。視頻中教師會考慮到學生是觀看視頻的主角,因此會較好的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癥下“藥”。1.設計地理主題初中地理“微課程”的設計是針對地理某一知識點展開教學,便于將某個知識點講清楚、講透徹。地理“微課程”的主題有許多,比如:地理新課的導入、地理原理的講述、社會熱點問題的地理剖析等。2.設計課程時間短小、精練是初中地理“微課程”的突出優(yōu)勢,因此,時間設計一般以5-10分鐘為宜,這樣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學習的質量。3.設計課程結構初中地理“微課程”的教學過程應簡短而且完整,包括:地理教學問題的提出、活動的安排、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等環(huán)節(jié)。這里需要突出以下兩點:首先,知識點切入應迅速,做到快速吸引學生。地理“微課程”教學時間短,要想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必須使用恰當?shù)慕虒W導入來較快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內容講授結構應完整,重點突出。地理“微課程”是圍繞某一知識點展開。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主干知識,講解時重點難點要突出。要讓學生在學習后明確知道在這節(jié)地理“微課程”中學到了什么。

二、“微課程”的地理教學實際運用

(一)提供自主學習資源,促進學生自我成長微課有模塊化、個性化的設計理念,其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初中學生地理基礎薄弱,地理分析問題能力、讀圖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有待增強,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微課學習資源。如:學生在掌握世界氣候的分布時會有一定困難,這個時候,就可以反復觀看氣候分布的視頻,以理解分布規(guī)律。學生邊看,邊思考,世界氣候分布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分布規(guī)律是怎樣的,自己已掌握了哪些知識。

(二)再現(xiàn)地理過程細節(jié),突破教學重難點對學生而言,地理微課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既可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微課程”可以作為演示資源,把一些知識點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形成三維立體圖,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空間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通過微課程,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如: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使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說明地球自轉的過程和特征,同時理解自轉的地理意義。使用公轉運動視頻,說明地球公轉過程及地軸傾斜的重要特征,同時理解公轉的地理意義。

(三)形成分層教學資源,優(yōu)化差異化教學地理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它們呈“點”狀、碎片化,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同一堂課,教師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地理微課程可以實現(xiàn)異步教學,為分層教學提供了便利。

三、“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補充作用

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初中地理微課值得大力提倡。初中地理教師應根據(jù)地理教材特點對各年級各章節(jié)內容知識點制作微課形成微課資源庫放到學校網站等學習平臺,學生就可以選擇自己的薄弱點來自主學習。地理“微課程”能重復使用,利用率高,能較好的滿足師生的個性化需求。

(一)微課讓地理新授課更靈活、豐富初中地理新授課中,教師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設計制作微課,作為課前預習微課;根據(jù)新課知識點設計新穎問題,制作新課導入型微課,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對重難點做點撥,用典型例題引導學生探究規(guī)律制作知識理解型微課,在學生合作探究后播放等。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凸顯靈感讓微課程在新授課中作用發(fā)揮到最佳。

(二)微課讓學生自主學習更便捷、有效目前,網絡通訊的發(fā)展和微機的普及使學生自主學習已成為可能,地理微課短小精悍,一個議題,一個重點,都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設計,非常適合學生自學。同時,微課學習的時間和地點選擇方便,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jù)的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也可以根據(jù)需要反復播放視頻,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后進生的轉化。

第4篇: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范文

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學呢?有效教學是指能夠使教學活動高效率進行、教學效果明顯的顯現(xiàn)、教學規(guī)律充分得到應用的教學過程。其中,教學活動高效率進行是教學效果明顯顯現(xiàn)的前提;教學規(guī)律充分得到應用是教學活動高效率進行的依據(jù)。

有效教學,最初于20世紀上半葉出現(xiàn)于西方的教學理念里,后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得到了很大發(fā)展。他們認為,有效的教學取決于三個要素:一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從中獲得知識經驗以及出現(xiàn)行為變化;二是教師和學生的交往和溝通狀況怎么樣。兩者的溝通是否沒有代溝,友善而輕松,并富有激情;三是教師教的策略和學生學的策略是否能夠銜接吻合。是否在教學流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照顧到對方,實現(xiàn)教學流程的統(tǒng)一。后來,有效教學的理念傳到中國后,中國教育界對其十分重視,對它的研究也在不斷加深和本土化。他們把有效教學的理念充分的落實到教學標準中,加強有效教學在實踐中的運用,不斷的從中反思和論證、探索和發(fā)掘,試圖以此解決我國目前教學中“教師教得痛苦,學生學得痛苦,可學生沒有得到有效發(fā)展”的教學問題。

但是,盡管他們在對“有效教學”的研究中學到了很多的新思維、新策略。這些“有效教學”新的思維和策略卻無法在第一線的基層中學和山區(qū)中學地理教學中高效運用。使得很多基層中學和山區(qū)中學的地理老師為“有效教學”亂穿衣服、亂戴帽子。

“有效教學”本來是一個系統(tǒng)的教學理念,它有自己的組成目標、組織結構。但是,由于基層、山區(qū)的地理老師本身學養(yǎng)的不足,教學理論跟不上,又缺乏科學探究的精神,因而對于“有效教學”認識模糊,無法實施真正的“有效教學”。他們關注學習地理的興趣,但難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他們關注學生的參與,但難以使學生在這種參與中得到思維的訓練;他們注意對地理教學材料的選擇,但難以讓學生掌握這種地理教學知識;他們注意對地理教學方法的使用,但這些教學方法只是流于形式。從而使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學”變得膚淺。

這些問題,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身處基層一線、邊遠山區(qū),無法得到及時的教育信息、教育培訓與指導,無法體驗先進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沒有發(fā)掘出自己的教育主人公價值,只是為教學而教學。不會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把教育作為一門科學藝術去研究,樹立為教育而教學的態(tài)度,形成個體的教育思想。進而在地理教學課堂上使教學過程與教學理念無法呼應,教學形式和教學實質無法統(tǒng)一,各種教學目標流于形式,無法“有效”。

另外,初中學生的個體差異也為初中地理課的“有效教學”增加了難以逾越的難度。

由于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是客觀存在、不可否認的,各位學生不同的先天遺傳素質、機體成熟機制、外在刺激強度、生活文化背景都決定了地理老師應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運用不同的交流形式去進行教學。而我國目前中學的基本教學組織形式是班級教學。每位地理教師面對的學生是幾十位,他們的教學,強調的是全班學生在教學時間、教學進程、教學內容上都程序化、固定化。這就勢必不能完全照顧到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同時,學生自身也存在著心理不同方面發(fā)展不平衡,他們個體的感覺與知覺、思維與想象、言語與技能、情感與情緒、記憶的品質、注意的品質、意志的品質都不是同時發(fā)展在一個水平上,而是呈現(xiàn)波浪狀的曲線。這也讓初中地理老師為弄清他們的這些心理特征并以此為依據(jù)策劃出高效的地理教學活動感到很困難。這在客觀上是不能夠讓各位初中地理教師教的策略與學生學的策略相統(tǒng)一的。相反這是一種很難調和的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矛盾。它將使各位初中地理教師和他們的學生都無法享受到“有效教學”的樂趣。

那么,我們該怎么解決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遇到的上面的問題呢?

正如我們在前面提到的,狹義上講,我們的每一堂初中地理課,要想完全實現(xiàn)課前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是不可能的。我們研究初中地理課的有效教學問題,目的是使教學過程無極限的接近教學目標,而不是完全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我們可以嘗試著從以下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能落實下去的兩方面去解決。

第5篇: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范文

一、 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fā)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yǎng)。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xiàn)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后,承包互幫,展現(xiàn)學生個性風采,凸現(xiàn)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yōu)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在初一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yǎng)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于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數(shù)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一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yè)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yǎng)自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搞好常規(guī)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州五號成功返回,臺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lián)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fā)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借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jié)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tài)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四、學科教學的反思與展望

1、綜合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重點學習分層教學,加強地理教學的實踐和理論的探索。

第6篇: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 網絡運用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8—0086—01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xiàn)的一門新的以教育學知識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用網絡教學深化教學改革創(chuàng)建新型的教學結構;用網絡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開展創(chuàng)造性學習;用網絡教學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主式學習,奠定其終生學習的基礎,這些都可以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 地理文字信息的講授

地理文字信息講授法是地理教學的通用方法,是地理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給學生們傳授地理知識的方法,也是地理教學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地理講述法和地理講解法兩種基本類型。而這兩種方法,教師都可以通過與電腦網絡結合的方法進行講授。在講授的整個實施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地理知識的屬性不同,選用不同的內容,將它們輸入學校局域網絡或本課程局域網絡中,同時輔以其他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進入這些系統(tǒng),學習這部分地理教學內容;學生對教師呈現(xiàn)的教學知識進行感知、理解和記憶后,教師再通過輸入內容后的相關問答以當堂測驗或課后測驗等方式進行不斷鞏固和檢查,這樣既可以節(jié)約教學時間,又可以擴展學生學習時間,加深學習效果。教師在實施地理文字信息講授法時,講授內容應力求準確、生動、形象、簡潔、精練,要吸引人,要注意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在課下多查、多了解。另外,鞏固和測驗結果要盡可能保密,只讓學生本人知道并在其后給予反饋。

二 地理圖片信息的講授

從網絡上能夠搜索到不同題材的地理圖片,這些圖片不僅包括自然的地理現(xiàn)象,也要包括人文等不同題材的圖片,搜集它們并對它們進行分類、注釋,使其系列化,與課本知識緊密結合,做到信息量大、吸引性強、說服力好。當一張圖片展現(xiàn)在學生們的眼前時,要做到條理清晰、邏輯性強,要讓學生們嚴格按一定的步驟去看圖片,學習圖片。首先,要看出圖片提出的相應問題;其次,要把圖片中相關的知識關系找出;最后,要盡可能找出與之相聯(lián)系的知識點,這樣學生就知道如何識別晝半球和夜半球,怎樣找到太陽的直射點,怎樣認識某一地的地方時刻,怎樣比較幾個地方的早晚了。從這三方面下手,學生們就不會無從下手,以后再遇到此類問題同樣也不會發(fā)愁。學生們也喜歡看圖片,了解圖片,但大量的不同內容的圖片只有通過網絡才能得到并充實他們。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到了知識點。同時,這也進一步啟迪了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學得愉快,記得扎實,理所當然地愿意深入學習,教學效果也會非常好。

三 地理視頻的講授

地理視頻、音像資料也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它們比較形象、直觀,信息包含量較大,學生也比較喜歡,但這類教學材料不容易搜集到,而且內容也各種各樣,所以可以把網絡地理視頻教學作為一個輔助工具。

四 地圖的講解

地理教學的一個重點是讓學生學會使用地圖,不只是從中簡簡單單地獲得地理信息,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素質很有意義。

現(xiàn)在很多搜索媒介,如百度搜索、谷歌搜索等都有地圖搜索功能,如果能對這些媒介進行深入學習,那學生的地圖知識將會有很大改善。以百度搜索為例,它不僅可以讓學生瀏覽想要知道的地理位置,可以全屏盡情瀏覽,還可以測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同時,可以在地圖上拖拽出截圖框進行截圖,將圖片保存至本地電腦。另外,學生還可以利用百度地圖提供的公交方案查詢、公交線路查詢和地鐵專題圖三種途徑滿足生活中的公交出行需求。更有利的是學生在使用百度地圖服務時,不僅能看到普通的電子地圖,還可以看到三維地圖,對于學生更有吸引力。在地理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運用網絡地圖的習慣,提高使用地圖的技能,這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地理教學課堂有著廣闊的天地和博奧的內涵,它能夠吞吐日月、包蘊萬物,所以地理教師都應努力嘗試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網絡的地圖與圖表資源,使得地理課堂教學更加精彩,更加深入。

五 地理教學網頁的設計

電腦網絡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地理信息和研究的工具,所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絡優(yōu)勢,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地理教學資源庫為依托,利用不同的軟件工具,采取自己建立與引進相結合的辦法,建成適宜于地理教學的網頁。這其中,學習資源的建設應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為目的,注重營造有利于學生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要關注網絡所帶來的獨特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學生對網絡的態(tài)度。教師可以先用Word等軟件制成電子文檔,對其進行修改、整理,再用PowerPoint等軟件制成多媒體課件,最后用FrontPage等軟件制成網頁,對學生進行講解。地理教學網頁要根據(jù)地理教學內容明確主題,利用不同的軟件來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進行探究型學習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指導學生對教學網站進行訪問并閱讀以掌握基礎,進入網站的“自我測試”等環(huán)節(jié)自主完成相應的知識測驗,使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可根據(jù)自身能力和興趣的不同來查閱相關資料,以期得到提升。

總之,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地理教學,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實現(xiàn)教育體制改革,實現(xiàn)素質教育。在網絡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地理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和地理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等評價可以提高到一定層面,這些都是今后地理教學的改革方向。

參考文獻

第7篇: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綜合探究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12-0106-02

一、地理C合探究課的地位及存在的問題

《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要把握相關知識的聯(lián)系,充分顯示綜合的追求;要實行開放教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要優(yōu)化教學組織形式,倡導方法和手段多樣化。綜合探究課是“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教材中的一大亮點。綜合探究課中的教學內容具有綜合性和社會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尤其是七年級的地理探究課,關注學生技能的掌握,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

然而,當前的地理探究課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首先,學生對于綜合探究課的興趣匱乏。由于教師課前準備不足,資料收集不到位,學生在課堂中沒有探究、體驗和實踐的機會,更沒有如課標所言成為“積極、愉快、成功體驗的過程”。其次,教師對于學生進行探究的方式方法沒有做好有效的指導工作,任憑學生漫無邊際地探究或形式上的“作秀”,能力培養(yǎng)不突出。更有甚者,綜合探究課學生主體凸顯不夠,教師課堂設計缺乏藝術性和駕馭能力,未能從生活情景上入手去打動學生,學生成果匯報如“蜻蜓點水”,流于形式。教師既不挖掘,也不總結,綜合探究課缺乏應有的生機和活力。

二、地理綜合探究課的教學策略

如何上一堂成功的地理探究課,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探討的重要話題。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以“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綜合探究五:認識臺灣”一課為例,對七年級地理綜合探究課教學策略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1. 以趣為引,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的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興趣。地理探究課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七年級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對新鮮的事物會產生濃厚興趣。而地理探究課事實性知識要求較少,程序性知識要求較多,正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各種體驗中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改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以達到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的效果。

第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綜合探究課設計出精彩的導入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課始通過豐富多彩的視頻圖像、生動活潑的文本文件等,用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吸引學生聽、看、動手和思考問題,使學生長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從而達到從 “要我學” 到 “我要學” 的轉變。

例如,在“認識臺灣”一課中,筆者收集了關于臺灣的風景、美食、名人等圖片素材,配上臺灣民樂,以動畫的形式作為導入進行播放,大量的感官素材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讓學生充滿了對臺灣的興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課堂探究資料和素材的精細化,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需要用到許多資料和素材,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大多以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的資料和素材,有些也用打印下發(fā)的任務單等。這些資料學生接觸較多,較為單調乏味。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地圖的色彩鮮明、協(xié)調且具有相應的襯托背景,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有利于良好的課堂氛圍的構建。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用多彩的地圖作為探究素材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幫助。

例如,筆者在設計“認識臺灣”一課的任務單時,對傳統(tǒng)的直接打印進行改良,將臺灣分層設色地形圖、分層設色降水量和氣溫圖用彩印形式下發(fā)給每個學習小組。面對多彩的探究材料,學生對于地圖的探究興趣十分濃厚,課堂探究熱情高漲。

2. 以圖為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地理的技能

地理教材由3個系統(tǒng)組成,即課文系統(tǒng)、圖像系統(tǒng)和作業(yè)系統(tǒng)。這3個系統(tǒng)緊密結合,又各有其獨特的功能。圖像系統(tǒng)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直接成為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從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看,雖然以課文為主,但要真正掌握知識,具備獲得知識的能力,還必須經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飛躍。圖像既是重要的地理語言,又是學習地理的特有工具,運用圖像進行教學是地理課的最大特點。色彩繽紛的地圖,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對于讀圖的興趣,但很多學生只是看個新鮮,對于怎樣閱讀地圖和怎樣從圖上獲取地理知識往往無從下手。在地理探究課中,如何利用地圖習得地理技能、培養(yǎng)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每一位教師應當思考和重視的。

第一,精選地圖,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地圖提取所需地理信息的能力。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圖片和圖表,為教師備課和學生培養(yǎng)讀圖能力提供了許多便利。對待教材中的圖片要高度重視,這些圖片都是幾經考慮才入選教材的,相比其他圖片而言有一定優(yōu)勢。此外,單靠教材提供的圖片來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根據(jù)教學目標,收集相關的圖片進行補充,從多角度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一堂課容量有限,不論課內課外的地圖,教師在選取時都要注意在精不在多,挑選最適合的作為重點分析對象。

例如,在“認識臺灣”一課中,筆者選取教材中的臺灣地形圖、臺灣人通和城市分布圖作為探究重點,能較好地幫助學生提取出臺灣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人文特點等信息。此外,筆者額外補充了臺灣年降水量和等溫線圖、臺灣旅游圖兩幅地圖進行探究,補充說明臺灣的氣候特點和旅游資源分布情況。這5幅圖片經過精心挑選,包含了本節(jié)課涉及的眾多信息,能幫助學生較好地提取所需的地理信息。

第二,巧妙設問,培養(yǎng)學生通過地圖和圖表來描述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探究課中,出示一張地圖,直接讓學生進行描述難度較大,學生無處著手。而且每張地圖所含信息量較大,哪些為有用信息,哪些為無效信息,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能較好地區(qū)分,導致探究效率低下,主題不明確。教師在引導過程中可以轉換策略,用任務單設問的形式,事先將每張地圖需要探究的步驟問題化,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學生以這些層層遞進的設問為引線來解讀地圖,在教師的引領下提高課堂探究效率,培養(yǎng)相應的地理技能。

例如,“認識臺灣”一課,筆者設置臺灣的氣候特征探究任務時,對臺灣年降水量和等溫線圖的探究設問如下:

(1)臺灣有哪些氣候類型?請在圖中找出它們大致的分界線。

(2)結合臺灣的氣候類型和氣溫降水分布圖,分析臺灣的氣候特征。

(提示:可從氣溫和降水兩個要素去分析氣候特征。)

(3)思考:臺灣這種氣候特點對于其他自然要素有什么影響?

這3個設問層層深入,學生的探究過程由易到難,對學生地理技能的要求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不斷提升。通過學生的小組探究、匯報和教師的總結,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第三,地圖標記,培養(yǎng)學生形成地理探究的地圖意識。圖是課本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忽視。在記錄課堂筆記時,可以不單單使用文字記錄,而盡可能地在圖中圈畫關鍵信息,用多樣的筆記形式讓學生愛上讀圖、重視地圖,養(yǎng)成良好的從地圖中提取信息的意識和習慣。

“認識臺灣”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臺灣的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所帶來的影響,筆者讓學生在圖5-48中用紅色記號筆描畫出北回歸線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地理信息,用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標記形式,對地圖作進一步加工和處理,更有助于學生對地圖的利用和掌握。

3. 以生活為落腳點,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生活教育是地理課程實用價值的體現(xiàn),重在對學生個體意識和行為的影響。美國教育家杜威指出“脫離生活的教育是W校教育最大的浪費”,這種脫離往往使學生在步入社會后不能學以致用,無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前備受關注,它作為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fā)展所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yǎng),其培養(yǎng)過程中必然要落實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使地理成為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只有教生活化的地理,才能真正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地理綜合探究課中,教師要力爭創(chuàng)設情境,從學生熟知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結合習得的地理知識和技能,聯(lián)系生活講地理,將其最終運用于生活中的問題解決。

“認識臺灣”一課教學中,筆者將臺灣旅游攻略設計的探究活動作為最終的拓展提升,讓學生結合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設計假期赴臺旅游的攻略。此探究要求學生結合臺灣旅游圖和本課的其他地圖,計劃好旅行時間、旅行線路、參觀項目和注意事項。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夠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來解決生活化的問題,培養(yǎng)其地理核心素養(yǎng)。

七年級的地理探究課,作為初中階段地理技能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當引起每位教師的重視。從實踐上看,上好一堂綜合探究課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教師在備課和進行教學設計時,當始終圍繞“探究”二字進行;另外,要不斷進行課后反思,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這樣,必定會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 牛學文,向佐軍等.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關鍵問題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16: 204.

[2] 許冬琴.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成才之路,2008(02):11.

[3] 張維偉.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地圖培養(yǎng)學生智能的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04):10.

第8篇: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 幼師學校 地理緒論課 教學方法

我國幼兒師范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所具備的文化素質、專業(yè)知識和基本能力”。《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明確指出:“幼兒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地理知識跨“自然”和“社會”兩大領域,對學生文化素質水平的提高,以及促進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有著廣泛的應用。

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幼師學校的學生對地理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地理知識可有可無,再加之初中地理知識薄弱,對今后的地理教學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地理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緒論課的重要性,明白“萬事開好頭,下面就不難”。教師要精心備課,認真思考,在第一節(jié)緒論中,要使教學內容豐富化、語言生動化、舉例生活化,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1]

一、提高學生對地理的認識

筆者在上課伊始,將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及個人基本信息告訴學生,并講道:“在億萬的時光長河中相逢于我們的地理課堂上;在眾生蕓蕓的紅塵人海中相會各位同學們,是地理這門學科使我們彼此有了相見的緣分?!蓖瑢W們因為這句話而鼓起掌來。為了使學生正確認識地理,筆者請學生回憶初中的地理知識,并對比了幼師學校學習的地理內容,即初中階段重點是學習“地”,也就是地理事物的分布;而在幼師學校,則側重“理”,也就是要學習地理事物的分布規(guī)律,體現(xiàn)學習的綜合性。通過舉例,師生共同總結出了地理學的定義:“當代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環(huán)境的結構、分布及其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和人地關系的一門學科?!惫P者還講道:“地理絕不是這里有座什么山,那里有條什么河,出門要坐幾路車,地名加物名,風土加人情就是地理學啊!地理在各個不同級別的教育中都可以成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興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終身欣賞和認識這個世界。用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李吉鈞先生的話說,地理小到個人生活,大到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都與地理科學密切相關,因為人類離不開我們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地理環(huán)境?!盵2]

為了更好地理解地理學科具有生活化的特點,筆者和同學一起總結了“生活中的地理知識”,例如,我們居住的城市,人們?yōu)榱双@得更多的陽光,房屋的朝向和樓間距的大小是有講究的。農歷為什么會有二十四節(jié)氣,它們有什么特定的含義呢?[3]近年來出現(xiàn)的地震災害、洪澇天氣、雷雨大風、冰雪災害等究竟是怎樣形成的?有沒有辦法防御?同學們想領略西雙版納的熱帶季雨林風光、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漠風情、內蒙古藍天白云牛羊敖包的草原情懷,應該對這些旅游行為進行一定的設計,我們該選擇何季節(jié)出行?如何使用旅游交通圖?

有的同學還提出了幼師學校開設的技能課,比如體育、舞蹈、音樂等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同學們發(fā)現(xiàn)在奧運會的競技項目中,不同國家的優(yōu)勢項目反映了當?shù)氐牡赜蛱攸c;而舞蹈中的東北秧歌、傣族舞、新疆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等,豐富的地理知識可以使服裝的穿著,肢體動作等更加有韻味。筆者還提出,近年來,醫(yī)學地理的研究很流行,比如飲食與身體健康,各種地方病的出現(xiàn),女性幼兒血紅蛋白正常參考值與中國地理因素等都需要地理科學的支持。

可見,地理學處處充滿了美,她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熱愛生活的人們,不妨試著從熱愛地理學開始。她有著生活的氣息,使生活充滿樂趣,視野開闊。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各位同學有責任向幼兒傳授一些地理科普知識。

二、告訴學生地理的學習內容

筆者根據(jù)《地理》教材的結構,把幼師學校地理的學習內容歸納為四個字“四、三、二、一”。四,即四大環(huán)境,以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四大環(huán)境為基礎,學習為人類提供多領域的生存空間和生存條件;三,即三大產業(yè),討論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發(fā)展概況,說明人類從事的一些活動,創(chuàng)造的財富等;二,即兩大熱點問題:“全球的環(huán)境問題”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一,即一條主線,要以人地關系這條線索作為學習的指導思想,明確環(huán)境與人類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同時,筆者還向學生介紹了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結合幼兒園的教學情況,重視實踐部分和實訓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同學需要引導幼兒進行相應的活動,例如,探索太空的奧秘、有用的太陽能、制作小地球儀、美麗的四季、我們會制造風、認識“沙塵暴”、水娃娃的漫游、奇妙的海底世界、如何節(jié)約水資源、地震來了我們怎么辦等專題模塊。我們學習地理時,要根據(jù)地理的學習內容,培養(yǎng)地理思維,即“五W”原則,What(地理事物)、When(發(fā)生時間)、Where(地域分布)、Why(形成時間)、How(解決措施)[2]。另外,筆者還介紹了“3S技術的應用”這一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1.RS(Remote Sensing)遙感技術。RS技術可以利用衛(wèi)星、航片等在較短的時間內收集大量豐富的地理信息,精確度高,可信度大,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財力。如對災害地區(qū)的災情勘探工作;根據(jù)農作物反射不同頻率段的波譜信息,可以判斷其是否有病蟲害的發(fā)生。

2.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統(tǒng)。例如電子地圖,Google Earth軟件的使用??梢越?shù)據(jù)庫,將地理事物的空間特征(位置、形狀)和屬性(種類、大?。┯命c、線、面建立數(shù)據(jù)模型。利用計算機對地理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以進行以下具體應用:①資源清查:將各種數(shù)據(jù)匯集在一起,制作出電子地圖,利于資源的開發(fā)、利用;②災害監(jiān)測:可以預測森林火災、洪水災情監(jiān)測、洪水淹沒損失的估算等;③宏觀決策:研究土地資源與人口容量的規(guī)劃。如三峽地區(qū)模擬建庫前后環(huán)境變化情況,演變趨勢等。

3.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tǒng)。出租車導航等,用于軍事、公安上的精確定位。地面分辨率可以達到1米。包括空間部分、地面遙控部分、用戶設備部分等,為用戶提供了精密的三維目標。只要擁有GPS信號接收機,就可以知道自己所處的地理坐標,是一種高級的定位技術。

三、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

學習方式方法因人而異,但課堂集中聽講并寫好聽課筆記,課后多作練習,則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同的,筆者認為,要學好地理,還需要做好以下方面。

1.留心細節(jié),善于思考。地理知識涉及面廣,要不斷學習、積累,從身邊、生活中觀察地理現(xiàn)象。同時,各學科的基礎知識都要用到,要學習地理事物的成因和一些地理規(guī)律。例如,為何會形成風,水、巖石、氣候如何相互作用形成豐富多彩的陸地環(huán)境?此外,在課余時間可以看看“人與自然”、“走遍中國”、“科學與探索”等電視欄目,增加信息量,擴大閱讀面,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日積月累方可“胸懷丘壑,放眼全球”。

2.學會用地圖,同學參與講課。需要將地理事物一一落實到圖上,各項地理知識能夠形象化,要“看圖說話”,在讀書時盡量做到“左圖右書”,甚至可以在家中掛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隨時在地圖上查找、落實相關的地理事物,只有這樣,才能在圖上神游,在圖中尋找樂趣。另外,對于不難理解的章節(jié),筆者建議可以請學生在課堂上講課,特別是一些鄉(xiāng)土地理知識,既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又對學生進行師范生基本教學技能的訓練。實踐已證明,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4]

最后,筆者用地理的英文單詞“Geogarphy”組合成了九個新的單詞,對本節(jié)課進行了總結,即G——great(偉大的學科);e——earth(研究地球表面的學科);o——old(古老的學科);g——grow(發(fā)展新興學科);r——real(生活中真實的學科);a——anywhere(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學科);p——people(人類活動與環(huán)境協(xié)調的學科);h——high(很高深的學科);y——yourself(需要同學多自學的學科)。

筆者反思第一堂緒論課,課堂氣氛很融洽,師生的平等互動一直貫穿其中,同學也感到了筆者的真誠與幽默,很多同學都說,增強了學習地理的信心,對地理有了重新的再認識。所以,教師要在序言課上下工夫,指出地理課程的要點問題,這是啟發(fā)學生學習的關鍵舉措。當學生對這門課產生了興趣后,對教師的教學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善亮.序言課教學——作為先行組織者了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4):50.

[2]朱雪梅,唐長林.職初教師與專家型教師課堂提問的差異性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9(8):17-20.

第9篇:初中地理課教學反思范文

  學校地理老師個人總結

  本學期我?guī)У氖瞧?、八年級地理,對我來說地理是來到芹池中學來的一門新的課程,真的是個挑戰(zhàn)。經過一學期的師生間的共同努力,學生們對地理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并逐漸產生了愛好,他們開始了解到了地球和輿圖知識、陸地和海洋知識、天氣與天氣知識、居民與聚落知識、發(fā)展與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識,也開始慢慢認識到學習地理與生活的關系,認識到了學習地理的重要性。

  一、在思想上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恪守良好的師風師德。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以為,要想在學生心目樹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的知識和廣闊的知識面,還要在道德行為上以身作則,以已服人。

  二、在教學方面,我認真負責,一絲不茍,虛心求教,努力進步自己的教學水平。

  首先,認真鉆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把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其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愛好、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再次,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把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jié)課的活動。最后,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留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留意,使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留意引發(fā)學生學地理的愛好,課堂上講練結合。

  三、在自己總結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進步教學水平。

  首先,在我?guī)У牡乩碚n上,將“人地關系”作為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線索,注重列舉的題目和地理事物,盡可能啟發(fā)學生運用身邊的“人地關系”材料,使學生實實在在認識把握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另外,還從地理學科中與其它學科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角度舉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把握地理基礎知識與學好其它學科的關系,從而改進了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綜合回納出“看書、聽講、用圖、動手、動腦”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學習”圖向學生先容地理學習的形式。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要求應簡明具體而又切實可行。并經常督促檢查,養(yǎng)成學生很好的學習習慣。

  再次,認真組織開展溫習迎接考試。側重于教會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在把握好地理知識的同時,將地理知識與歡聚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進行學習,如:培養(yǎng)學生多種愛好愛好,多閱讀課外書籍,多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進新鮮血液。

  盡管在一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現(xiàn)代教學質量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學工作中課堂語言尚存在平緩,平時考試較少,語言不夠生動等題目,這些題目尚需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學校地理老師個人總結

  時間匆匆而過,回顧今期的地理教學工作,使我在教學中得到很大的收益。以下,本人談及一下今期地理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總結:

  要聯(lián)系人們生活的實際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人地關系"是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線索,因此列舉的問題和地理事物要盡可能啟發(fā)學生運用身邊的"人地關系"材料,使學生實實在在認識掌握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另外,也能夠從地理學科中與其它學科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角度舉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掌握地理基礎知識與學好其它學科的關系。

  一、認真分析、制定合理的學期教育教學計劃

  本學期八年級所使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地理教材。其資料主要是中國地理第一至四單元。包括"居民與人口"、"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經濟與文化"等。我期望學生透過一學期的學習,基本了解中國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方面的初步知識,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并進一步掌握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樹立科學的人地觀念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

  當我第一次走進教室的時候,透過提問我才發(fā)現(xiàn)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十分薄弱。于是,我透過與各班主任老師、部分學生代表進行溝通,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透過上期的期末檢測成績,分析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同時,從與同學們的交流、交談中,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呼聲和感受,為他們打開一扇心靈的窗口。

  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我校明年地理學科要參加統(tǒng)考的實際狀況,決定從本學期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備考意識,并在教學時數(shù)、教學進度上提前安排。據(jù)此,本學期除完成八年級地理上冊的教學任務外,還將組織學生學習下冊課本的部分資料,為復習奠定基礎。

  二、自覺落實教學常規(guī)

  1、由于自己是一名"非專業(yè)"的地理老師,要真正具備相應的學科教學潛力,就務必付出比別人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此,我認真研究教材及學生,悉心查閱資料,學習時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方法。有時,為了備好一節(jié)課,不厭其煩地向同學科老師請教,吸取他們的經驗。平日里,用心利用網絡和配套教學光盤,查找、整合課程資源,為上好一節(jié)課作有效的準備。

  2、教學中我力爭做到精講,把重點放在知識體系、結構、聯(lián)系和思維方法上,避免面面俱到、拖泥帶水等一些問題的出現(xiàn)。課堂上,用心引導學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視讀圖訓練,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潛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掌握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課堂學習實效。訓練題力求讓學生當堂完成,對突出問題及時予以糾正、指導。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yè),因材批閱,為每位同學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數(shù)都在六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業(yè)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每次應對堆積如山的作業(yè)本,我覺得它不是負擔,而是一種職責、一種使命。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yè),我更顯得認真仔細,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因為,作業(yè)是與他們最多的交流、與溝通方式。像《5》班的譚家杭同學,上學期期末地理考試不及格,而本學期他對地理產生了新的興趣,作業(yè)做得認真了,成績也提高了,每一次測驗都在及格以上。這與我對他的激勵和"作業(yè)交流"是分不開的。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我基本上不劃"×",針對錯題我或畫上一個圓圈,或在題的旁邊劃上一個"",有時也給一些提示性的評語,告知學生就應怎樣避免錯誤。

  4、除教學隨堂評價外,力求適時進行單元構成性檢測,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雖然有時成績不盡人意,但我沒有放下期望。因為許多同學不僅僅僅是地理基礎薄弱的問題,還有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等方面的問題,要在短時間內從根本上解決,顯然還有些難度。盡管如此,我仍然以用心的心態(tài),堅持培優(yōu)輔差。且盼望期末有一個好結果。

  三、用心參加校本研究

  1、自覺進行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運用與實踐。用心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評課、優(yōu)質課競賽、教育技術潛力大賽等校本研究活動。雖然自己的水平和潛力比不上許多優(yōu)秀教師,偶爾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我并不氣餒。"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激情飛揚"。

  2、學以致用,用心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模式。運用學校先進的教學設備,自己動手制作課件,合理進行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學方法。利用可利用的時間,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环N有聲有形、師生互動、快速便捷、及時反饋的教學模式,力求實現(xiàn)最優(yōu)化的教學目標。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另外在期末復習當中,抓得還不是很落實到位。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加倍努力,仍以素質教育為突破點,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力爭在中考時,取得優(yōu)異成績。

  作為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一日為師,就就應扛起職責,為學生負責到底。因此,務必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觀念和知識,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吸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和教育教學的潛力。隨著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xiàn),要想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xù)持續(xù)此刻的工作狀態(tài),不斷改善工作方法,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同時,將教學常規(guī)和教研活動結合起來,把常規(guī)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落到實處。課前精心備課,做到形式多樣化,透過相互聽課、交流,不斷的完善教學,充分地鍛煉自己,從而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爭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進步。

  "心若在,夢就在"。勤奮學習,努力工作,是我永不改變的目標與追求。

  學校地理老師個人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9年級6個班的地理課教學。由于中途接手這些班級,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景,根據(jù)學生實際,認真鉆研課程標準,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進取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進取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fā)展地理思維本事,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構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僅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理解者培養(yǎng)。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僅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期望。要實現(xiàn)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景,采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后,承包互幫,展現(xiàn)學生個性風采,凸現(xiàn)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提高就是優(yōu)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進取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在初一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yǎng)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于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數(shù)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一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yè)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景,我在課堂上時刻經過激趣是學生堅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yǎng)自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本事的培養(yǎng)。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搞好常規(guī)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所以,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州五號成功回到,臺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經濟提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資料的聯(lián)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fā)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借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構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構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本事,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jié)資料,對全體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tài)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本事,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本事;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本事;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本事等。經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本事,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到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本事的目。

  四、學科教學的反思與展望

  1、綜合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重點學習分層教學,加強地理教學的實踐和理論的探索。

  2、經過多種形式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反饋,展現(xiàn)學生個性風采,凸現(xiàn)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