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80.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華骨與關節(jié)外科雜志雜志(雙月刊)于2008年創(chuàng)刊,曾用刊名:中國骨與關節(jié)外科.本刊主要介紹骨與關節(jié)外科學的基礎臨床研究的新觀點、新成果和新技術,反映我國骨科醫(yī)學工作的最新進展,促進國內外骨科醫(yī)學學術交流。主要面向廣大從事骨科基礎、臨床工作的各級專業(yè)人員。
臨床論著、基礎研究、綜述、骨科前沿、病例分析與點評、骨科史記。
地址:北京東單三條9號,郵編:100730。
1.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邏輯性。應主題明確、重點突出、簡明通順、數據可靠、結論明確。
2.論著一般不超過7000字(含摘要、圖表及參考文獻),綜述及講座不超過8000字,病例報道以2000~3000字為宜。中文文題20個漢字以內為宜。臨床論著、基礎研究應附結構式中、英文摘要,包括背景、目的、方法、結果、結論(500字以內),其中“背景”為2012年投稿新增內容,為簡要的研究背景介紹,并給出3~7個關鍵詞。
3.文稿內容排列順序依次(論著類)為:中文文題、作者、作者單位所在地及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文題、作者(國內作者名稱用漢語拼音拼寫,姓前名后,中間空格,姓氏首字母大寫,復姓應連寫,名字首字母大寫。如LINChengxuan,OUYANGXiu)、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郵編、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4.參考文獻:請盡量選用近5年發(fā)表的文獻,按文內引用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排列于文末,于文內引用處依次以右上角碼加方括號標注。書寫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三位作者以內,作者姓名均寫出,中間用“,”隔開。三位以上作者,只寫出前三位作者,后加“等”或“etal”).文題.刊名(外文縮寫按Medline格式),年份,卷(期):起頁-止頁.
[書籍]作者.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頁-止頁.
5.科技名詞術語,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y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名詞為準;暫未審定公布的醫(yī)學名詞,以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漢醫(yī)學詞匯》為準。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最新版藥典(法定藥物)或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名詞匯》(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6.圖、表:力求少而精,正文和圖表內容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表格要有表題,一律用“三線表”,主謂語要符合邏輯,位置正確,表內數字縱行要以小數點對齊,小數點后位數要一致。線條圖請用繪圖紙墨繪,線條均勻,比例恰當;照片應清晰,對比度好。
7.計量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93)》書寫。一個組合單位代號只可用一條斜線,如mg/kg/d應寫為mg/(kg·d)。
8.數字:作為量詞的計數、計量(包括正負數、分數、小數、百分比等)和年、月、日時間均用阿拉伯數字。幾個月不應寫成幾月,如“隨訪2個月”不能寫成“隨訪2月”。多位數字的書寫不用“,”分節(jié)。數字相乘表示面積或體積時,每數字后均寫單位,如3cm×4cm×5cm,不應寫成3×4×5cm或3×4×5cm3。
9.專業(yè)名詞、術語原則上應寫全稱,對一些已通用且文中反復出現的簡稱或略語,應在首次出現時用全稱及括號注明簡稱。
10.投稿須經作者所在單位審查同意,并附單位推薦函。作者單位負責稿件真實性與保密性的審查。若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或省部級基金資助項目等,請在首頁作者單位的標注前用腳注形式注明。切勿一稿兩投。凡來稿在本刊收到后3個月內,如作者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可改投他刊。未使用稿件不再退回。
11.來稿文責由作者自負。本刊可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jié)及進行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加工。
12.投稿成功、編輯初審通過后,會發(fā)送郵件通知作者交付稿件處理費100元。請經郵局匯寄,勿夾稿內。稿件被采用后,將通知第一作者交付發(fā)表費。
13.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并贈當期雜志1~2冊。
小切口聯合經皮撬撥復位交叉克氏針固定治療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
足舟骨骨折的手術治療效果分析
Ilizarov技術治療下肢血管瘤致足踝畸形
腓骨長肌及同種異體肌腱重建踝關節(jié)外側副韌帶的臨床對比研究
跖骨Jacoby截骨術治療早期跖骨頭骨軟骨病
關節(jié)鏡下盂肱中韌帶加強固定修復復發(fā)性Bankart損傷
旋轉平臺后交叉韌帶保留型與替代型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術短期療效比較
雙柱雙接骨板技術治療伴背側骨質缺損的C型橈骨遠端骨折30例
膝關節(jié)后內、外側倒“L”形入路治療脛骨平臺后柱骨折的解剖學比較
前外側聯合后內側倒“L”形切口治療外側柱合并后外側柱脛骨平臺骨折
退變性脊柱側凸患者發(fā)生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的影響因素研究
骨水泥聚乙烯內襯固定技術的生物力學研究
踝關節(jié)炎的病因機制及相關研究進展
全膝關節(jié)置換翻修術的假體選擇
自發(fā)性膝關節(jié)骨壞死的治療進展
軟骨修復重建中細胞載體的研究進展
零切跡頸前路椎間融合系統治療頸椎病的早期療效
頸前路接骨板高度對鄰近節(jié)段退變的影響
后路固定融合手術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繼發(fā)寰樞關節(jié)半脫位
伴肌萎縮頸椎病的手術治療效果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71729) | 2 |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3ZR1439100) | 2 |
上海市衛(wèi)生局科研基金(20124303) | 2 |
衛(wèi)生行業(yè)科研專項(201302007) | 2 |
國家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302007) | 1 |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2004BA702B06) | 1 |
“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專項(Z131107002213057)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000819)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371942) | 1 |
衛(wèi)生部衛(wèi)生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3020007)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27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 24 |
首都衛(wèi)生發(fā)展科研專項 | 17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12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 | 11 |
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 | 10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9 |
廣東省醫(y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 | 8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 | 7 |
“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專項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