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風土建筑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坡頂與合院的地理拼圖
中國傳統(tǒng)建筑最基本的特征是大屋頂,從文化地理的角度看,大屋頂在每個地方是不一樣的。從最陡到最緩,一直到水平,屋頂首先和等降水量線有關(guān),最重要的一條線就是把游牧和農(nóng)耕分開來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長城就在這條線附近,差不多也把平屋頂和坡屋頂分開了,在其南邊是坡屋頂?shù)奶煜?,北邊基本以藏緬語族和阿爾泰語系民族的氈包和平屋頂為主。第二條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就是秦嶺和淮河,把南方和北方分開了,一般而言,南方屋頂坡度大于北方。直到華南地區(qū)1600毫米等降水量線,按理說屋頂應(yīng)愈來愈陡,如云南西部的坡屋頂可達40度左右。但實際上在一些多雨潮濕地方屋頂反而平緩,如閩南沿海地區(qū)屋頂坡度大概只有17度左右,反過來京津冀地區(qū)一直到安徽北部這一南北狹長地帶,屋頂坡度也可達到40度左右。這說明了一個非常明晰的文化地理現(xiàn)象,即等降水量線和屋頂雖有一個大的對應(yīng)趨勢,但也有相反的現(xiàn)象,如閩南沿海地區(qū)的屋頂坡度反比其他地方都緩,可能是為了減少風壓對屋頂?shù)钠茐男杂绊?,但又不能太緩,以防形成負壓性破壞。所以,采?7度~18度左右的平緩坡度,很可能是來自于環(huán)境選擇的民間經(jīng)驗。對此還有一種文化上的解讀,閩南及南方其他一些地方風土建筑的舒緩屋頂和懸山加披檐形式,與宋版《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梁建筑非常相似,從中可以看出這種中原的宋風在歷史上經(jīng)過文化的空間移動,在南方風土建筑中尚存的遺韻。還有就是合院的地理分布,從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合院形態(tài)大致與地理和氣候特征相對應(yīng),如晉系的狹長四合院,明顯有省地的盤算和抗風沙的功用;北京四合院代表了方正、大氣、納陽的北方四合院典型;南方合院與天井并存,通常小點兒的四水匯堂就是天井了,主要居中,也有所謂“邊井”,在院子和院墻之間,在浙東民居中常見。這主要是因為要遮陽通風,越往南庭院和天井越小,受環(huán)境、氣候的影響很大。單單對中國的合院進行類型學歸納,就會得出一個風土譜系的大致拼圖。
二、江南風土區(qū)系“三角”
近年來,我們把對漢族風土建筑研究的重點放在兩個區(qū)系,一個是北方晉系,另一個是江南系“三角”。就江南系“三角”來說,明清官匠史上的風土匠作來源中,江南的吳系和贛系是首選,對都城皇家建筑的影響深遠。在地理上同處于江南,為吳、贛左托右舉,從明中葉后發(fā)展起來的“徽幫”是后起之秀。對江左太湖流域吳系的“香山幫”及浙幫已有很成熟的研究,江右鄱陽湖流域贛系的建昌及廬陵等地望在唐宋時期達到巔峰,但后來衰微了,被江左的蘇浙和徽州超越,這里的匠作譜系的歷史淵源和地理特征究竟如何?與吳系和徽幫的關(guān)系又如何?這些問題還待深究。目前初步分析的結(jié)果是,在贛、吳和徽3個方言區(qū)之間,分別以徽饒古道—大鄣山和新安江—蘭江水系相連,歷史上似應(yīng)存在著一個江南風土譜系的“三角”關(guān)聯(lián)域。而江右風土的一些特征具有顯著的地域原生性,如建筑隨多進院落的依次升高,后堂與前廳、廂房一高三低的“四水匯堂”,后廳檐口不遮前廳正脊并保有一線天的“過白”,木雕梁枋、青磚清水墻(空斗,內(nèi)填黏土)以及雷氏古宅中罕見的油灰地仗官式做法等,與江左的“香山幫”和“徽幫”既有相似之處,又有譜系間的較大差異。特別是鄱陽湖流域風土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過白”,會使人聯(lián)想到為什么風水的形勢宗產(chǎn)生于江西、雷發(fā)達入京前究竟來自哪一個匠作譜系、故宮里的“過白”講究來自哪里等問題。
三、地域風土的死與生
那么,風土建筑所體現(xiàn)的傳統(tǒng)到底是什么,有何必要和可能存續(xù)下去?一般而言,大量性的風土建筑只有一小部分可像標本一樣原址、原貌得到保存,而大部分都需要改造或重建以適應(yīng)現(xiàn)代生活。問題是如何選擇保存對象,確定保護范圍?如何選擇改造和重建的方式和方法?除了用新舊技術(shù)結(jié)合的方式重建住房,還可以依靠建造儀式。保存比較成功的是日本人,他們以自明的方式讓傳統(tǒng)及其載體延續(xù)下來,并活在當下。如“式年遷宮”的“造替”儀式,雖然是個極端的例子,但從日本社會普遍存在的傳統(tǒng)禮儀和風俗去看,就不覺得奇怪。這類殘存的建造儀式中國也有,如風土建筑中的匠作儀式在許多地方的造橋建屋中還保留著,在臺灣鄉(xiāng)間這些建造儀式甚至還很盛行。風土建筑的前途有4種模式,即標本保存的、活化再生的、新舊共生的和再造重塑的。其中,第一種內(nèi)外空間基本是像文物一樣原址、原貌對待;第二、第三種著眼于將歷史空間融入現(xiàn)代生活;第四種主要是利用歷史地望新造仿古觀光景區(qū)。當然,4種模式之間常常會有互涵,其中運用的層次和水平也正體現(xiàn)于此。近年來,我們做了幾處風土建筑保存和活化的實驗性項目,就是想激活傳統(tǒng)中一些有現(xiàn)代意義和價值的東西,因為一個地方可以在這些傳統(tǒng)空間和民俗中找回自己的歷史身份。以臺州海門老街保護工程為例,在臺州市中心的椒江區(qū)大部分都要拆舊建新的背景下,我們搶救下了一條長僅230米、平均寬度4米~5米的老街。這條老街是近代沿海開埠城市早期難得的活標本,就像19世紀中后期的上海南京路,靠江一段是西式立面為主,反向的另一段則以中式立面為主。老街修繕先從基礎(chǔ)設(shè)施做起,水電管線重新鋪設(shè),主管道就在麻石板路下面,施工時撬起石板,完工后再原址放回。接著全面修繕臨街建筑,部分維修,部分落架大修,施工時裝飾構(gòu)件全部拆下,竣工前再原位置裝回。這條老街不但保存了下來,而且街邊的祠廟、海關(guān)、老字號商鋪、小吃、傳統(tǒng)工坊等都找了回來。這條老街甚至還成了巡行、婚慶等儀式的場所,成了當?shù)鼐用裼洃浿械募覉@。
四、新舊風土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