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在線教學論文范文

在線教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在線教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線教學論文

第1篇:在線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醫(yī)學英語重要因素分析

Abstract:MedicineEnglishspeakingofthemedicoextremelyessential,therefore,themedicineEnglishteachingimportanceextremelyisprominent.But,becauseopensthisclassesthecollegesanduniversitiesnottobemanyinthenationwidescale,thereforeonhasalsonotobtainedthenationaluniversityforeignlanguagevalue.ThenationaluniversityEnglishfourlevelsofnationwideexaminations,correctandsoonthereasonsrespectivelyenablethemedicineEnglishtheteachingtohavelikedthisorsuchproblem.Theauthorinthearticleonsuchasfactorandsoonteacher,studandsoonteacher,student,teachingmaterial,classhourpresentsituationshascarriedontheanalysisintheobjectiveinvestigationfoundation,andpropose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

Keywords:MedicineEnglishImportantattributeAnalysis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國內醫(yī)學界與世界的交流日益廣泛,對醫(yī)學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要能夠聽懂英語學益廣泛,對醫(yī)學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能夠聽懂英語學等,這就需要醫(yī)學生除了具有基礎英語知識外,還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英語知識。但是,目前國內高等醫(yī)學院校的專業(yè)英語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從1987年實行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統(tǒng)考以來,各高校都十分重視這一“統(tǒng)考”科目。四、六級的通過率似乎成了評價學校地位、教師水平及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在這種情況下,本應以培養(yǎng)學生基本語言能力,為專業(yè)英語打基礎的基礎英語教學卻變成了以過級為最終目的的應試型教學,導致師生盲目追求過級率,熱衷于各種應試技巧,而忽略了學生自身實用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致使學生的基礎英語水平和專業(yè)英語水平相差懸殊。

1.英語教師

醫(yī)學英語是一門具有較高實用價值的科目,設置它的目的是指導學生以英語為工具閱讀醫(yī)學英語原文書刊,以獲取專業(yè)信息,為今后的工作、學習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礎[1]。專業(yè)英語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醫(yī)學英語的教學效果,無論在語言方面還是在專業(yè)知識方面,專業(yè)英語教師都需要達到較高要求:既要有英語知識,又要有醫(yī)學知識。

目前大多數醫(yī)學院校的專業(yè)英語教師或是英語專業(yè)畢業(yè),或是醫(yī)學專業(yè)畢業(yè),無論屬于哪種情況都會存在“隔行如隔山”、“教學不自信的”的尷尬教學局面。對于醫(yī)學專業(yè)教師而言,他們中的大部分除少數留學回國人員外都難以勝任用英語教授專業(yè)課,尤其是口語表達方面更覺壓力較大。而我們的英語教師,又大多缺乏醫(yī)學專業(yè)知識,結果二者都感覺力不從心,無法使授課內容與表達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現在急需建設培養(yǎng)一支既懂醫(yī)學知識,又擅長英語教學的教師隊伍,以適應全國各醫(yī)學院校專業(yè)英語教學的需求。

2.教材

大學基礎英語10年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這一階段的教材成龍配套地涌現,邊試用、邊修訂、邊提高,給基礎階段教學的開展和質量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墒?,醫(yī)學院校專業(yè)英語的教材就顯得大為遜色。事實上,“專業(yè)閱讀階段的統(tǒng)編教材至今尚未起步,‘湊米下鍋’的現象甚為普遍。盡管有了一些教材,但都不具備統(tǒng)一試用的質量”[2]。而且,“醫(yī)學生在未學習解剖、生理、生化、外科、內科等專業(yè)知識前,在所學外語教材中卻出現了這些專業(yè)的內容,使學生難以理解”[3]外,此外詞匯與大綱不符,覆蓋率不夠。

因此在編寫醫(yī)學英語教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選材內容上,要全面地系統(tǒng)地精選體現醫(yī)學英語特色地材料;在專業(yè)內容上,可分醫(yī)學科普、醫(yī)學專業(yè)基礎、醫(yī)學臨床等三個層次;在選材來源上,以英、美近期有代表性的出版物為主。從詞匯上講,編寫統(tǒng)編教材也應以《大綱》和《醫(yī)用英語基礎詞匯表》為依據,由簡單到專業(yè)。其次,語言背景知識應與專業(yè)知識緊密相連,而且語言知識應稍后于專業(yè)知識。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有目的地學習和掌握語言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學習語言知識來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過的專業(yè)知識。再次,文章選材要講究可讀性和趣味性。

3.學生的接受能力

大陸的醫(yī)學生雖然大部分可以在3年級以前通過四級考試,但對醫(yī)學專業(yè)術語的快速接受能力普遍較低,只有少數學生能夠聽懂80%以上的內容,直接影響了對知識的學習熱情和效果,這與香港等地的醫(yī)學院校的學生形成鮮明對比。他們從小接受的英語教育、英語氛圍一般來講都比大陸學生好,進入大學的專業(yè)教程全多是英文原版,醫(yī)院的病歷、醫(yī)囑以及查房時醫(yī)生間的交流也都是使用英語,事實上,也有很多母語為英語的外籍醫(yī)生在醫(yī)學院工作。

因此,他們可以非常自如的接受全英的專業(yè)授課[4],而我們卻不得不在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為學生講解某些關鍵術語,為達到通俗易懂的效果,不得不對一些用英語難以表述的內容避而不談,從而實際上減少了為學生講授的知識內容。大綱的設計應該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既要考慮培養(yǎng)學生對專業(yè)英語語言結構和功能意念的學習又要注意兩者與語言學習策略的結合。大綱確定醫(yī)學英語的選材范圍。選材要求語言規(guī)范,題材和體裁多樣性,并能體現內容的新穎性、知識性、實用性和時空性以及語言素材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

4.課時設置

課時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課時少。大學本科學生在一、二年級的公共外語教學中的周課時數為平均4課時。有的學校還可達6課時/周。而三、四年級的醫(yī)學英語教學課時數一般為2學時/周。有的甚至取消了英語的教學課程。而且每節(jié)課也由原來的50分鐘改為目前的0分鐘。這樣一來,醫(yī)學英語的課時數實際上只有公共外語的1/4或1/6。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要完成大量的的閱讀資料是非常緊張的??墒牵t(yī)學英語畢竟不同于公共外語,也不同于其它科技英語,它有著自身獨有的詞匯構成與文獻框架。而且目前社會對醫(yī)科生的要求也提高了。閱讀量太小無法使學生盡可能全面地掌握醫(yī)學各分支學科的詞匯及內容。

首先,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將教學重點放在介紹醫(yī)學英語詞匯構成及文獻結構的介紹方面。其次,充分利用學生的潛在課時,利用課余時間布置學生完成一定的作業(yè)及自修內容。另外可以安排一些活動或輔導班來培養(yǎng)學生的其它技能。

5.語言環(huán)境

語言環(huán)境一般分為課堂語言環(huán)境和課外語言環(huán)境。課堂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主要有賴于教師的課程設計、教學計劃、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其中,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作用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實踐的成敗。原則上,教師應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一方面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求解方式置學生于豐富多樣的口、筆語實踐環(huán)境之中,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和任務要求恰當把握可理解的課堂輸入量,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語言內容和形式的完整把握上,并因人、因材地實施控制和引導。同時,充分發(fā)揮專業(yè)課教師的輔助作用,要求他們在專業(yè)課教學中適當傳授相關醫(yī)學專業(yè)英語知識,例如介紹主要專業(yè)術語、英文參考文獻、原版教科書章節(jié)等。課外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采用多種途徑,例如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建立醫(yī)學專業(yè)英語網站。網頁內容包括閱讀文選、醫(yī)學專業(yè)英語構詞、醫(yī)學動態(tài)、相關網址、醫(yī)學專業(yè)英語教師個人網頁、人才信息等。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主辦醫(yī)學專業(yè)英語墻報,以及聯(lián)合校情報室創(chuàng)辦英漢對照醫(yī)學專業(yè)信息報等。總之,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學習和應用環(huán)境,讓學生“浸泡”其中,無疑將有助于醫(yī)學專業(yè)英語素質的綜合培養(yǎng)與提高。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醫(yī)學英語的課程體系建設在著一定的不科學性及不規(guī)范性。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些問題制約著醫(yī)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和革新。要求發(fā)展、求革新,就要認真地解決所存在的各種問題,這需要有關各方面高度重視,相互協(xié)調,需要工作在醫(yī)學英語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抱定信心,探索求新。隨著醫(yī)學領域對外交流需求的逐步擴大,人們對醫(yī)學英語作用的日益重視,隨著基礎英語教學任務的重心逐步向中學階段轉移,大學英語的教學重心也必將由基礎英語向專業(yè)英語轉移,我們有理由相信醫(yī)學英語教育雖然任重而道遠,但總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參考文獻

[1]付志剛.醫(yī)學院校專業(yè)英語教育存在問題淺析[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1997(3),304~305

[2]李星等.“醫(yī)學英語教學要解決的問題”[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1998,1

第2篇:在線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A

一、電教媒體對中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師本教育”,教師灌輸的內容多,學生主動學習的時間少,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況且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學生主要調動的感官是聽覺和單調的視覺,而引進多媒體技術后,完全可以通過配樂、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進行綜合性學習。學生可以由被動而單調地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而多角度地理解知識。

語文是靠“言”來達“意”的一門藝術,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見一些抽象的字詞、句段、文章,這些重難點單憑老師的講解是很難突破的,如果老師不能引導好學生理解好這些內容,課堂是失敗的。電教媒體的應用正好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這一缺陷,讓抽象的文字轉化成形象生動的圖像,讓學生在感知字里行間的內涵時欣賞到相關的視頻,讓豐富的感性畫面逐步化解課堂的疑難問題,課堂效率隨之也得到提升。

二、電教媒體在中學語文課堂中的巧用

第一,巧設情境,觸發(fā)真情。

電教媒體活用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豐富逼真的情境,將單調的文本內容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圖像、視頻。在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直觀情境下,學生的情感因素得到了激發(fā),以至入境生情、身臨其境。這樣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自然就輕松得多了,課堂效率也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提升。

第二,披情入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通常一些課文內容比較深奧、難懂,甚至抽象晦澀,這給語文教師帶來了不便和挑戰(zhàn)。教師往往會因為一兩個重難點在課堂中突破不了而影響了整個課堂教學任務,降低了課堂的效率。而巧用電教媒體正好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把抽象的文字化為具體事物,把晦澀的內容轉化成栩栩如生的圖像、視頻,重難點隨之迎刃而解。這樣既簡化了教學環(huán)節(jié),降低了教學難點,又可以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課堂的教學效率大大提高,便可順利地實現教學目標。

第三,拓展延伸,舉一反三。

中學語文教師僅憑一張嘴、一支筆很難做到課堂上及時、足量地向學生展示相應的訓練,電教媒體的運用,特別是多媒體配套教學軟件的開發(fā)利用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適時、適量的訓練極大地促進了學生把教材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踐運用的技能,確實起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電教媒體在寫作課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提供素材,豐富學生閱歷。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懽餍枰S富的素材。學生不愿意寫作、害怕作文課的原因是不知怎么寫、該寫些什么。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學生沒有豐富的相關經歷,沒有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要改變這種不良習作現狀,除了老師平時要多鼓勵學生體驗生活,豐富閱歷之外,更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電教媒體,利用好學校的互聯(lián)網資源、班班通設備,還可以規(guī)定或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在自家上網,有針對性地閱讀和積累相關的媒體寫作素材。從而極大地開闊學生的寫作視野,豐富學生的閱歷,擴大學生的寫作空間。

第二,改進評改方法,提高評改效果。作文評改一向是令語文教師頭痛的問題,無論教師全批全改,還是師生共同批改、學生互改,都難以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而面批的效率又太低了。電教媒體特別是多媒體技術能很好地幫助廣大中學語文教師解決這一難題。學生們可以把作文拷在盤上,評改課上就能通過互聯(lián)網很方便地調閱、批改每一位同學的作文;學生評改的作文也能很方便地對比閱讀,比較中得到提高,還可使學生及時欣賞到同學的佳作,這樣,就能使學生從閱讀對比中得到啟發(fā),有所進步。

四、應用電教媒體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電教媒體不是萬能的,要避免濫用電教媒體的現象。

教育要遵循規(guī)律,學生的求知欲、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通過電教媒體過分調動學生的“激情”,會導致學生興奮過度,沒有冷靜思考和消化知識的時間、空間,片面地沉醉于表象當中,很容易出現“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的現象,這樣不利于課堂知識點的落實。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在應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時,要把握好一個度,就是要遵循好教育規(guī)律,適時調整學生的狀態(tài)和電教內容的難易程度、數量、速度等,使學生“吃得剛好”,“消化得了”。

第二,不能片面追求多媒體語文課堂容量大的優(yōu)點。

有些老師追求課堂內容的豐滿、完美,考慮得非常周到,把平時上課沒時間講的、沒必要講的,統(tǒng)統(tǒng)安排到幻燈片上,造成課堂詳細具體的假象,忽略了課堂重難點的體現。這樣利用電教媒體,自我感覺就是面面俱到,沒有遺漏,有“效率”,其實仔細反思一下就明白:純粹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也沒有落實好。

第三,使用電教媒體切勿走形式。

第3篇:在線教學論文范文

一、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通

我們都知道,科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內容之一,是現代文明發(fā)展的基礎條件??茖W教育包括了科學知識教育、科學方法教育、科學態(tài)度教育、科學精神教育等相互關聯(lián)的四個層次的教育[1]。在人類歷史進程中,關注度大多放在了科學知識的獲取上,也就是說只重視科學帶來的實際功利價值,對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的關注度遠遠不及它帶來的價值,許多情況下甚至違背了科學理念和科學精神。因此,教育者們站起來呼吁,應響應科學的正?x之處,而響應以科學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進行科學教育的正確教育理念就是更新以往的教育觀念,改變以往的教育思想。

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都有著各自的優(yōu)勢和重要的價值以及不同的功能。科學教育的工具性價值超過了其目的性的價值,而人文教育恰恰是目的性的價值超過了其工具性的價值,它的關注點在于以人為本的理念、人的情感、人格、人性、思想、信念等的陶冶過程,總而言之,人文教育的宗旨就是以人文精神進行教育,在人文教育的各個角落、各個階段都貫穿著人文精神。由于對人沒有全面的理解,致使人文精神和人文意義與價值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成為真正有價值的人,應該把人培養(yǎng)成健全和完善的人,使之能夠傳遞人類文化正確的價值觀念。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以及時代的進步對我們的教育賦予了難度極大的任務,要求我們必須樹立一個完整的教育目的觀念,構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培養(yǎng)完整的人。只有構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在體系中正確施行,才能確保人和社會能夠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中,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兩者中任何一個教育都是不可缺的,也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茖W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通不是表面意義上的簡單融合,而是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作用,融為一體,和諧共進。

二、實現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在現代化教育中融通可能性的途徑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通會涉及到很多方面,有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育內容等等。下面就簡單論述幾個方面。

(一)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思想

教育本身就有其經濟功能,也有隱形的非經濟功能。它既有長遠效益,也有眼前的效益。目前,部分人在教育觀方面問題還停留在片面理解上,往往被功利性占據了雙眼,而非功利性就靠邊站了;只關注了其短期可帶來的社會價值,而忽略了未來無限可能的價值。教育的大方向是在未來,應該堅持它的獨立性。教育體現的價值不應該由急功近利和短淺的目光來表現,我們應該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從長計議。

(二)不斷改革教育體制,加強理論創(chuàng)新

教育體制要根據現行教育形式不斷加強改革,為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提供更多有利的條件,建立更肥沃的基地,開發(fā)更寬闊的發(fā)展空間。盡可能的消除不利因素,確??茖W教育和人文教育良好的發(fā)展。同時,科學教育和文學教育在理論方面不能懈怠,要加強對其研究,在理論上做出一番重大的創(chuàng)新,給予教育實踐智力上的支持,指導一個正確的方向。給教育發(fā)展帶來一番成就。

(三)改革課程,更新內容

科學與人文在整個人類文明中占有重要的組成成分,其力量滲透在全方面的人類社會活動中,其影響力范圍極廣。人文主義有相應的課程內容,科學主義也有相應的課程內容,但兩者的課程在相處時并不融洽,很長時間里是針鋒相對的狀態(tài)。我們提倡課程改革中將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融合起來,通過課程的改革來使之和諧共處,有效避免兩者各執(zhí)一端互不相讓走入極端的境況。課程改革過程中必須平衡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

(四)提倡素質教育,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是歷史和當代教育必須完成的教育使命。素質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學生全面發(fā)展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只有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通才能體現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應有的意義。在現代教育中,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就像鳥兒的一對翅膀,少之一側都不能正常飛翔。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素質教育中最主要的成分。

(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生活的真諦

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始終堅持科學到人文教育理念。使受教育者體現其主體性,在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能體驗生活中的種種意義??茖W到人文的教育過程可以說是在體驗和提升生命價值的過程,是一個充滿色彩的多樣化教育過程。

第4篇:在線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小學體育教學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伴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與普及,現代教育技術已進入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更加體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構建起了新型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好的開展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為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通過體育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應用,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具體動作的直觀認識,形成動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充分發(fā)展了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運動技術要領,接收更多有關的知識。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直觀性有利于小學體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在以往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教學中,抽象的知識往往以語言描述為主,即使使用一些掛圖、模型等直觀手段也顯得較為呆板。多媒體課件可利用二維、三維等空間的設計,全方位地剖析難點,化難為易,使看不見,摸不著的生理現象變得生動形象,加快了學習速度,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因此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它能有效的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是不容易觀察到的事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充分顯示出來,調動小學生的直視功能,為突破難點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條件。例如:跳遠教學,過去我們采用“講解+示范”的形式講授,以講解為主、示范為輔。雖然講解能強調重點,但在示范時,由于示范動作瞬間完成,學生根本不能看清其過程。如果我們利用室內課時間,將“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過程用電教媒體演示出來,就能化動為靜,化抽象為形象,增強小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演示之前,可讓小學生帶著問題去看。如跳遠有哪幾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有哪些注意點等,請學生看完后回答。這樣既能抓住重點,又容易突破難點。這樣教學,既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又能幫助小學生建立起協(xié)調配合的概念。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認識的興趣,人們在滿懷興趣的狀態(tài)下所學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體這一新生事物在學生的眼中是新鮮好奇的象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實質上是給學生一種新異的刺激,目的在于誘導學生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射,換句話說,就是采用新穎的教法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籃球基礎配合前,我先帶領學生去多媒體教室觀看一段大型的籃球比賽以及球員們一些優(yōu)秀的配合動作和步伐,這樣,同學們的興趣就一下被激發(fā)起來了。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的表現欲比較強,每個人都想把看到的動作模仿下來并表演給其他同學看。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筆者還設計了一個籃球基礎配合課件,利用聲音、圖像、動畫來表現籃球基礎配合的全過程,比較形象的展現了籃球基礎配合的動作要點、動作方法、移動路線等,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使學生快速的掌握此項技術。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

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方法,手段生動活潑、新穎多樣,克服了過去老師邊示范、邊講解的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既符合小學生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點,又能創(chuàng)設比較好的情境和情緒體驗,引起并保持小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小學體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怎樣才能吸引小學生?通過上網下載幾位獲得世界冠軍的跳高運動員整個跨越式跳高動作的完整過程,用在導入課前先給學生放映展示,同學們看到優(yōu)美的動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緒興奮,禁不住贊嘆起來,再配上飄逸的慢動作示范,加上教師的導語配合,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適時適度地運用多媒體,把涉及的重點內容的有關課件展示出來,既能起到讓學生領會動作的作用,又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中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小學生積極投入體育課教學中。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健康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第5篇:在線教學論文范文

下面,我試用文學鑒賞的理論來闡述將古詩教學分為感知、審美、體味三個階段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其在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其想象力,培養(yǎng)其良好的審美情趣方面的價值和意義。

感知階段

感知,顧名思義是指鑒賞主體通過自己的感覺、知覺器官去破譯藝術的形式符號,從而感受鑒賞客體的形象。文學作品的感知首先要對文學作品的形式符號進行破譯,即對語言文字進行解讀。反映到詩詞教學中,學生是鑒賞主體,古詩便是鑒賞客體。主體與客體相遇,進行鑒賞活動,基礎是主體對課題的意義要有接受理解的能力。因此,感知的第一步在于理解字詞。

對于從事專業(yè)文學鑒賞的評論家們來說,或者有一定文學素養(yǎng)的人理解一般的文學作品,破譯形式符號都不成為問題,只是一件很簡單、很輕松的工作,但學生不同。首先古詩的語言與現代漢語存在較大的差異,語言在自身的不斷發(fā)展中,使本來就隱晦的詩的語言更加晦澀難懂,古今詞義的差別,古有今無的語法現象,詩歌語法的不規(guī)范,都成為學生理解古詩的障礙。其次,古詩又多用典故,包含大量古代的風土人情,這些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很遙遠,在他們的知識儲備中,找不到相關的知識點來理解這些新鮮知識。因此,學生學習詩詞的首要任務便成為了理解字詞,背誦詩意。這一步是非常必要也是相當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否很好的解決字詞問題直接關系到底下意象的把握、意境的感悟能否完成。

如何對字詞進行講解,這里不再多說。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模式積累了很多的經驗。記憶,在這個過程中是值得肯定的。沒有記憶就沒有積累,沒有積累就不可能對古詩進行鑒賞。

在文論中,強調所謂“知世論人”,是說評論作家不能離開作家的生活年代,同樣,理解作品也不能離開作品產生的背景,生長的土壤。這是其一。其次,理解古詩特有的障礙還有詩中存在著大量的典故、風土人情。對這些社會歷史知識的掌握是鑒賞主體在鑒賞前必須的知識儲備。鑒賞主體對這些知識掌握得越豐富,他對詩意的理解也將越深刻。例如,不理解古人重離別、易傷感的心理特點,就無法真切地體會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钡男木常徊恢狸懹我簧鸀閲卤疾ú賱诘慕洑v,不理解他的一腔愛國之情,也就無法理解“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钡某镣幢瘔?。而社會歷史知識的獲得完全是從間接經驗中來的,不可能去親自實踐。教師在指導學生鑒賞古詩時,必須對這方面知識進行介紹。

完成以上工作只是為古詩的鑒賞打下一個基礎,鑒賞活動遠遠比理解字詞、掌握歷史文化知識豐富得多,也許是因為這一步對學生而言太重要了,所以學生的鑒賞活動往往就此而止,對于真正的詩味倒不再追求。其實,真的“詩”還在后面,這就進入到下一個層次:審美階段。

審美階段

感知形象,不過是文學鑒賞的第一步。如果僅僅邁出這一步便駐足不前,那離詩的真諦還很遙遠。在文學鑒賞中講究一個“品”字,即接受者根據各自審美文化心理結構和經驗,凝神觀照,再現藝術意象,使藝術形象具有鑒賞主體的個性特征。但由于知識積累的限制,學生的“品”很難深入展開,更難使再創(chuàng)的形象具有接受者的個性,那么學生的審美活動該如何展開呢?

記憶是幫助學生重建意象的有效手段。詩人的思想、情感借助于意象凝定在形式符號中。接受者必須先將一個個意象復活,而記憶在這過程中起著聯(lián)系現實與藝術的作用。賀知章《詠柳》寫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柳樹較為常見,尤其是江南,對柳樹,學生大多有感性的認識,只是學生所見的柳是不帶任何感情的生命體,因此,學生的藝術再現就不能是簡單的現實回憶,而必須是一次藝術創(chuàng)造的過程。可見,記憶為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提供了感性的現實基礎。

藝術性地重建意象不同于對詞句的理解。它不但可以是相異的,甚至可以是相反的。這便是藝術接受的主體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藝術的鑒賞本來就沒有是非對錯之分,因此教學古詩時引導學生談自己對詩意的理解,是一種完全開放的自由的藝術創(chuàng)造,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藝術敏感,發(fā)展學生個性都是很好的鍛煉。此時教師宜放開手腳,不要再對學生進行任何束縛和規(guī)范。學生的審美感受往往與他的審美心理結構的特點緊密相連。同一首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喜好。如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來寫獨處他鄉(xiāng)的孤獨,思鄉(xiāng)之情。這首詩的審美活動較為容易展開,給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也很大。各人根據各自的體驗,對各種意象的認識、體會也不盡相同。對“月”“烏”“霜”“江楓”“漁火”以及寒山寺的鐘聲,不同的鑒賞主體會有不同的體驗,從而產生各異的審美感受。文學鑒賞主體性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是相通的。在課堂上,此時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談自己對詩意的理解,就是一舉兩得的事了。

對詩意富有個性的感悟、審美是鑒賞中高于詞義的理解的一個層次,但這還不是鑒賞的終點。在對詩意全面把握的基礎上還有一個“體味階段”。

體味階段

中國古典詩詞特有的藝術魅力在于其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超乎現實的,富有形上意味的意境世界。對意境的體味是鑒賞古典詩詞的至高境界。

“意境”一詞最早由唐代王昌齡與物境、情境并列提出,主要是指運用藝術意象,在主客體交融、物我兩忘的基礎上所體悟到的一個超越現實時空的境界。意境生成的可能性表現在詩詞的形式上是中國古詩詞多用名詞、形容詞,而少有動詞,是一個個意象的組合,從而給鑒賞者留下很大的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幾句便是如此。

對意境的追求是文學鑒賞的最終目的,學生可能難以達到心領神會的高妙境界,但既然是對詩歌的鑒賞,就應該對詩中的境界努力去體味。

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是得以走進意境世界中的重要心理功能。在古詩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意象展開想象是體味意境的基礎。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最后兩句中,出現的意象有“孤帆”、“碧空”、“長江”、“天際”,動詞一個“盡”,一個“流”。借助這四個意象,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生活經驗在腦中現出一副畫面。這幅畫面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水流人去的情感體驗也會隨著審美主體在現實中的經歷的豐富而豐滿。在課堂上至少可以做的是引導學生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中,想象詩人的所見,體會詩人的所感,由此展開一連串豐富的想象。仍以上面一首詩為例,此詩再創(chuàng)造的余地相當大。詩寫送別,卻一字不提如何送別。這是李白的高明之處。黃鶴樓中,李白與孟浩然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孤帆之上,孟浩然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獨立江岸,李白又在想些什么,等等。這都是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好入口,因此,展開的這些聯(lián)想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畫面,而是一連串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是一個進行著的場景。這種創(chuàng)造往往基于鑒賞者的情感、體驗上的共鳴,是鑒賞者沉浸于藝術意象中的表現。學生的意境體味不必強求,但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藝術的敏感也不全是先天所具備的,后天的努力、訓練在造就一個藝術天才的過程中也相當重要。

第6篇:在線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繼續(xù)教育; 在線學習; 生命力;

在提高全民素質, 樹立終身教育理念的過程中, 繼續(xù)教育正在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當前經濟發(fā)展對人力資源質量需求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 無論是從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方面看, 還是從個體追求更好的職業(yè)發(fā)展或生活質量方面看, 繼續(xù)教育因其教學內容契合學習者的職業(yè)需求, 學習形式方便學習者的時間管理等優(yōu)勢, 顯示出了獨特的實用性。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 在線學習作為一種適應繼續(xù)教育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習模式, 因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的促進而不斷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行為, 已經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1、繼續(xù)教育發(fā)展的歷史回顧與經驗借鑒

一般認為, 繼續(xù)教育是指已經脫離正規(guī)教育, 已參加工作和負有成人責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按照這一概念界定, 繼續(xù)教育的外延非常豐富, 即包括了成人高考、遠程網絡教育、自學考試、電視大學等獲取學歷證書的學歷教育, 又包括了對各類在職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 能力拓展、提高的非學歷培訓。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大發(fā)展的歷史看我國繼續(xù)教育各個階段, 從側重學歷補償到側重知識拓展, 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是繼續(xù)教育的外部需要和發(fā)展動力。

成人高等教育多年的發(fā)展, 為教育資源短缺的地區(qū)培養(yǎng)人才, 為那些因時間、空間的限制而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習者, 提供了積極的解決方案, 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段時間以來,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辦學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受到了廣大在職學習者的歡迎。有資料顯示, 1992年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錄取數是59.2萬人, 1993年錄取數是86.3萬人, 1994年是90萬人, 1997年超過100萬人。從1992年到1997年這一時期, 各類成人高等教育由于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通過成人高等教育學習獲得學歷提升和職業(yè)發(fā)展的學習者逐年增多。

20世紀末, 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我國高等教育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數不斷增加, 應屆高中畢業(yè)生上大學已經不是少數人的奢望。就各類成人高等教育而言, 有學習需求的人們被分割成若干塊, 留給成人高等教育學校的空間非常有限。一方面, 普通高校擴招, 錄取率逐年攀升, 另一方面, 成人高等教育入學分數持續(xù)下降, 報考人數卻逐年下滑。面對這些問題, 1998年開始, 全國有多所高校開辦網絡教育試點, 自主招生, 自主考試, 學員人數逐年增加, 截至2005年, 包括中央電大在內, 共有68所試點高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由于學習方式靈活, 學習時間可自主控制, 招生專業(yè)與學習者需求契合度高, 參加學習的大部分是在職學員。這期間, 各個高校投入了大量資金, 開發(fā)了大量的多媒體教學資源, 建立了網絡教育通用平臺, 開發(fā)了各類專業(yè)的教學課件, 逐步摸索出了遠程教育的教學模式、管理模式。由于學習者更深層次地參與到教學系統(tǒng)中, 各類教學媒體, 包括在線媒體以技術強化了教學設計, 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和交互, 學習者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使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同時, 適應變化了的經濟形勢, 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院校進一步開發(fā)了繼續(xù)教育的培訓課程, 使得學歷教育與能力培訓在這一平臺上各有側重。

在尋求技術支持學習或者說順應技術影響教育的過程中, 適應成人學習者的特點, 按照成人學習者的認知規(guī)律, 幫助成人學習者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進行有效學習的技術平臺——在線學習平臺誕生, 并隨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學習模式的變革——在線學習。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打造適應成人學習者提升能力、拓寬發(fā)展空間的在線學習平臺, 成為繼續(xù)教育謀求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作為一種學習模式, 協(xié)助在職學習者管理工作與學習的時間沖突、地域沖突, 在線學習強大的生命力正在逐漸顯現。

2、繼續(xù)教育的學習模式——在線學習

以現代信息技術做技術支撐, 通過搭建教學資源庫, 建設虛擬教學空間系統(tǒng), 構建并實現新型在線教學模式, 變革了當前普遍存在的線下教學模式。因為教學模式的變革,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線學習模式, 實現了繼續(xù)教育跨越時空的網絡化教學——用零散的時間, 在分散的空間, 學習者根據教學的系統(tǒng)要求和個人對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愿景獲取提升能力與學識的必要知識。學習者擺脫了時空限制, 可以根據個人條件自主安排符合教學要求的學習進度, 一方面緩解了當前形勢下越來越突出的工作和學習之間的矛盾, 另一方面也使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這是在線學習生命力的重要體現。

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 使得在線學習這種全新的學習模式, 可以突破傳統(tǒng)學習的時空限制, 憑借在線學習平臺蘊含的數字化多媒體資源信息量大、交互性強、覆蓋面廣等特點, 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對于學習者而言, 學習行為更多的時候與教師的教學時空是分離的, 這種異步的學習為學習者的學習提供了更為靈活多樣的時空選擇, 也對學習者的自控能力、自主性與意志力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異步的在線學習留給學習者更多的思考空間, 在職業(yè)實踐中對問題的思考和反思可以更多地促進學習者汲取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知識, 利用學到的知識指導職業(yè)實踐。同時, 問題求解因教與學的時空異步, 師生間答疑解惑的互動有更靈活的選擇。而且, 因為學習者個性得到尊重, 學習者之間的協(xié)作與支持因個體差異、個性特長、發(fā)展方向不同而獲得互補。

學習過程是發(fā)現或把握外界事物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過程, 是經驗獲得和積累的過程。對于參加繼續(xù)教育的學習者而言, 職業(yè)實踐是一種發(fā)現、感知外界變化的過程, 這種發(fā)現與感知在獲取經驗和思考的時候產生很多疑問或不解, 于是在回答為什么和怎么辦時引發(fā)了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維持了學習者的學習行為, 并指向一定的學業(yè)目標。由于職業(yè)進展、外界期望等外在誘因的推動, 成人學習者個性完善與人格健全的內在需求往往非常強烈。成人學習者一般都已經具有一定的社會閱歷, 具備主動學習的自主意識, 而且, 一旦建立起學習動機與學習行為的良好聯(lián)系, 態(tài)度、興趣、自覺性和獨立性就維持了學習者克服學習倦怠的意志力。恰好對在線學習來講, 學習者必須有較高的學習動機和自主意識, 有較強的獨立性和自覺性, 這是在線學習的特殊性對學習者的必然要求, 具有這些特性的成人學習者更容易選擇并適應這種學習方式。

3、在線學習的時間管理與目標管理

在線學習作為一種適應繼續(xù)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習模式, 有利于學習者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與目標管理。在線學習支持學習者根據自身特點建構自我驅動性的自主式學習, 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進度, 根據自己的職業(yè)需求、知識背景、興趣愛好、學習風格來選擇學習內容, 培養(yǎng)獨立的思維能力。學習者能夠進行批判性、研究性的學習, 對拓寬職業(yè)發(fā)展路徑, 實現提升職業(yè)能力的目標同樣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在線學習的生命力在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上的體現, 使繼續(xù)教育得以持續(xù)發(fā)展, 在樹立終身教育理念的過程中繼續(xù)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從時間管理上看, 在線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學習者可根據教學要求和自我的時間安排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由于學習資料已經備份在服務器上, 網上教學使用基本普適的軟件系統(tǒng), 一部便攜式電腦, 甚至一部智能手機就能方便地實現在線學習, 學習過程不被局限在物理意義上的教室里。教師的教學過程與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無論是同步, 還是異步, 對學習者而言, 走進教室即意味著走進一個被界定為教室的虛擬空間, 與教師、同學相互交流, 疑難問題回放重播, 重點內容反復觀看, 不懂的地方隨時提問。在某種意義上, 學習時間被放大成為全天候的自控時間, 通過時間統(tǒng)籌規(guī)劃、根據工作時間靈活調整, 充分保證在線學習是一種有效學習。時間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過事先的規(guī)劃, 作為一種提醒與指引, 在有效地時間管理過程中, 學習者要整合個體職業(yè)發(fā)展目標和學習目標, 建立聯(lián)系, 形成交互作用, 建構時間分配與使用模型。為了達到并優(yōu)化在線學習的目標, 學習者要組合學習資源、學習期限、可利用的時間, 在處理工作與學習沖突中認識到總會有時間管理的最佳次序。時間管理使在線學習的學習者較容易覺察和考慮正在進行的工作的波動、對在線學習的影響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重新建構工作與學習的時間管理模型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從目標管理上看, 參加繼續(xù)教育的學習者擁有一定職業(yè)經驗, 他們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希望謀求更好的發(fā)展, 在目標明確的條件下, 這類學習者能夠對自己負責, 進行自我控制。通過認識目標的重要性, 在謀求更好發(fā)展的學習動機驅使下, 學習者通過尋找有益的學習資源, 選擇適當的學習策略, 自己承擔引導學習行為的責任。在線學習本質上是一種自控型學習——通過分析自我需求, 借助一定的教學支持, 進行自我導向、自我調節(jié)學習。首先, 在線學習對于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要求較高。學習者通過需求評估確認學習目標, 激發(fā)學習動機, 產生實現學習目標的行動自覺, 妥善管理時間、堅持不懈思考, 形成一個適應自我發(fā)展的、全方位的、全過程的、多層次的學習目標管理體系。第二, 在線學習的學習目標是學習者自己制定的, 對其有充分的理解, 主觀上足夠重視, 對通過一定的努力達到預期的目標, 學習者會很有信心, 并激發(fā)出很強的學習動力, 形成強大的內在驅動力。第三, 在線學習需要學習者有很強的獨立意識, 也有很強的合作能力, 面對問題不回避、善于解決并調整學習策略。通過在線學習系統(tǒng)的評估檢測判斷學習效果, 學員之間的相互幫助與協(xié)作開闊大家的視野, 拓寬知識結構。第四, 在線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 階段性的總結、評價對學習者的努力起著推動作用, 細化的學習目標對在線學習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目標的具體化和適當超前, 可以使學習者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獲得支持和發(fā)展。因為社會發(fā)展, 學習者要重視目標與環(huán)境的平衡, 根據實際變化對目標進行調整是在線學習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

4、結語

在線學習是繼續(xù)教育的一種重要學習模式。面對越來越多的選擇機會和越來越大的職業(yè)發(fā)展壓力, 在線學習解決了學習者提升職業(yè)能力的需求, 緩解了學習者因職業(yè)競爭帶來的工作與學習之間的矛盾沖突問題。透過在線學習生命力的探析, 我們看到, 繼續(xù)教育持續(xù)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 不僅來自社會經濟與技術進步, 還有很多自身內涵建設的問題。在線學習對成人學習者的支持, 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 其持續(xù)的生命力是繼續(xù)教育適應社會變革和技術進步的重要支撐, 對終身教育及全民素質的提高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海霞。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歷程及啟示[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 2011 (5) 。

[2]肖春紅。心理學視角下的微課學習[J]。山西教育, 2016 (5) :56—57。

[3]李斌。我國成人學習動機研究綜述[J]。成人教育, 2004 (9) 。

第7篇:在線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 中國文化元素 現代英語教學 課程設計 教學大綱

1.前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這些年我國對外交流活動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際頻頻出現。與此同時,外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教學,而且應該包括文化教學”這一理念,已逐步成為我國外語界的共識。外語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而且要傳授書本之外的文化知識。既要加強英美文化的導入,又要逐步增加中國文化的滲透。教育工作者在努力使學生在了解兩方文化的同時,應更加深刻地領悟絢麗多彩的、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從而使當今學生在跨文化的交際中,自然擔當起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者角色,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外語教學尤其是英語教學與高速發(fā)展的經濟社會相適應,取得更好的社會效果。在英語教學中加強中國元素的應用,是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際的需要,是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文化意識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視當前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滲透缺失的現實,必須調整英語教學的內容,增加母語文化知識;對比中西方兩種文化異同,組織好英語教學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從而加強中國元素在現代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英語教學的本質

在我國,英語教學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受國家語言政策與教育體系的影響。教學大綱與課程設置就是在這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語言,已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英語教學與我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息息相關。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外語人才的需求在質與量及種類方面急劇上漲。這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各界對英語的重視及投入,一步一步改進英語教學。目前,隨著我國經濟、電訊與高科技的全球化發(fā)展,日新月異的社會對人們的英語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局面同樣將極大地加強和加快英語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因此,面對新的挑戰(zhàn)與要求,我們要重新調整,全面統(tǒng)籌規(guī)劃英語教學,加強中國元素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輔助中國文化通過英語在國際上的傳播。

3.當前英語教學中中國元素的缺失

首先,語言表述、承載、象征著文化現實,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學者和教育學家普遍認為在外語教學中應加入目的語文化教學。我國英語教學界也認同了這種觀點,在英語教材和課堂上大量介紹英美國家的文化與習俗,并且開設了以英美文化為背景和核心的必修課和選修課。這種語言與目的語文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的同時了解了英美國家的文化,提高了使用英語的能力。然而縱觀我國英語教學,在加強對英語世界各層面文化內容介紹的同時,卻對于作為交際主體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國元素,基本上處于被忽視的狀態(tài)。長期以來,我們在英語教學中過分強調英美國家文化的學習,而忽略了中國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結果造成大量中國英語學習者使用英語表達中國語言的能力很低,不能有效地把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傳播給世界,進而不能進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際。

4.在課程設置中增加實踐活動,加強中國元素的植入

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教師必須鼓勵學生多渠道、多途徑地獲取信息。為了更多地進行英語學習中的中國文化滲透,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非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梢蚤_設一些專題講座,聘請一些有造詣的專家、學者對學生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英美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課程教育。在授課過程中更需要循序漸進、英漢相輔,以擴大學生視野,獲得更多英美文化和中國文化知識。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一些介紹中國文化的英文作品。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引導學生觀看介紹中國文化的英文電影,鼓勵學生參加英語角、中國文化英語演講競賽等活動,豐富學生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知識。

5.調整英語教學大綱,增加母語文化

我國的英語教學大綱往往只注重學生的語言水平的提高,而忽視了傳授中國文化和教給學生如何用英語去釋義中國文化。因為教材中沒有有關內容,結果造成了很多學生既欠缺中國文化知識,又欠缺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目前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遞,既無大綱,亦無教材,全憑師生們進行自我傳播,隨意性較大,因此很難達到完全準確。我國的跨文化研究也多停留在理論探討方面,沒有系統(tǒng)地可供一線教師參考的教材和資料,這就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接受不到這方面的訓練。因此,當前我們迫切需要在各類英語教材中,加入中國文化、中西方文化比較的內容。教材編寫者應根據英語學習者的認知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參照英美文化教材編寫體例,將上述內容編寫在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中國文化讀本和教材中。這些讀本和教材可以是中英對照,也可以是全英語。要注重聽、說、讀、寫、譯等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并配備相應的音像、電子讀物,以增加教材和讀本的形象性、生動性和趣味性,為中國文化的教學實踐提供客觀基礎和參照依據。

6.結語

本文從英語教學的性質、課程設置、教學大綱等方面分析了我國英語教學中的中國元素缺失問題。本文強調,在引進與發(fā)展國外外語教學理論和方法的時候要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即走“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的道路,從我國英語教學的具體情況出發(fā),結合我國傳統(tǒng)的課堂文化,對這些理論、模式與方法作相應地調整。要解決我國英語教學現存的中國元素缺失問題,需要從語言的本質認識出發(fā),從語言教學理論與原則出發(fā),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出發(fā),結合中國元素,合理分工與銜接各階段的英語教學。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加強中國元素的植入,是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際的需要,是培養(yǎng)學生辯證的文化意識的需要。正視當前英語教學中中國元素植入嚴重缺失的現實,必須調整英語教材內容,增加母語文化;對比中西方兩種文化,組織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師素質,擔負中國文化傳播重任。

參考文獻:

[1]丁往道.中國文化掠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李婭琳.試論跨文化交際中平等交流意識的缺失及對策[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4,(3).

第8篇:在線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教學情境;獨立思考;實踐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師對合理教學情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現代課程教學要求“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好的數學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數學知識點通過情境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現在初中數學教師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大部分授課是填鴨式的講課模式,不重視教學情境的構建,雖然一部分中學數學教師為了適應新時代教學的需要積極改進教學方式,對每節(jié)數學課的情境苦思冥想,但還是會有一些不恰當。例如:在教授有關“有理數中正負數”的相關知識時,一些教師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什么是正數什么是負數,而沒有利用其他可以便于學生理解正負數概念的教學輔助器材,知識講授然后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不僅不利于知識的記憶,也不利于知識的活學活用。

【解決途徑】提高教師對教學情境重要性的認識,創(chuàng)建符合生活規(guī)律的、學生能夠理解的、能夠引導學生產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教師應該在認真了解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確定設計情境的目的。將數學知識融入數學情境,情境設計首先應該體現數學知識點,其次要與學生接受能力相符。例如:在有理數中正負數相關知識的教學中,可以帶一個表盤溫度計到課堂,讓學生觀察溫度計示數有什么特點,學生會說上面都是整數,有一些數相同,有一些數字前面有個減號。這時老師就可以問學生,這個減號是什么意思啊,這個是我們生活中的溫度計與我們今天學習的正負數知識密切相關哦。學生學習正負數的興趣就會提高,帶著興趣學習,會更容易學活知識,記住知識。

二、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獨立思考機會減少

中學數學教師為了培養(yǎng)中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增加數學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機會,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集思廣益,但是數學學習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練習的學科,學生缺少自己思考數學問題的機會,通過小組討論數學知識容易造成對數學知識理解膚淺的影響。有一些數學問題不適合合作交流,這些問題交流不僅浪費了課堂時間,還得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初中數學的“圓”的一章學習中,圓的構成,圓心半徑與圓的關系可以通過學生和交流合作得出。但在圓周率的學習章節(jié)中主要介紹圓周率的得出等問題,這些知識是學生交流合作得不出的。是不適合課堂交流討論的。再如;數據分析中數據的代表和數據的波動這類章節(jié)學習中,學生交流數據中的特征和數據的代表性,合作得出結論。其實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容易造成學生人云亦云。缺少了學生自己對知識的思考,對相應的知識點就很難真正把握。

【解決途徑】在數學學習中一定的合作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中學生仍在習慣養(yǎng)成階段,應該控制合作交流次數,重于提高學生的探究鉆研和獨立思考能力。如在勾股定理的學習中,通過分別以三角形三條邊a,b,c為邊長的三個正方形的面積a?a=s1,b?b=S2,c?c=S3,推測出勾股定理,首先學生要認識到S1+S2=S3,這個過程可以由學生一起討論得出,也可以自己鉆研得出,相比討論得出結果學生自己研究得出結果可以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得出的過程,印象深刻,以后運用會更加得心應手,當然經過自己研究沒有得出結論也可以討論,大家互相幫助,有利于相關中學數學知識的掌握。

三、數學教學活動對學生實踐能力、學生數學經驗的增加作用不明顯

教育部明確指出初中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中學生可以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必要應用技能,增強應用數學意識。目前初中數學教學對于學生應用作用不明顯,如在貫穿初中的方程及方程組知識教學中,教師對方程在實際生活用的應用意義講述不明確,如5x+6=36這樣的方程式子學生可能會很容易解出x的值,但并不知道生活中什么地方可以用到這樣的方程,甚至教師會要求學生單純地把題目中的數學內容提煉出來,還不要求還原回去,導致了方程這樣的初中數學知識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提高作用不大。

【解決途徑】學生學習不是只為了考試成績的提高,初中數學的學習更是為了數學思維的養(yǎng)成,和建立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是要能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其他學科或者生活中的現實問題。這是初中數學的一個重要作用。要想是初中數學體現這個作用就需要教師的數學教學不只局限于課本,還要進行數學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多將課本知識與生活中真正需要的問題聯(lián)系起來教學,例如:在“概率”一章的學習中,教師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撲克游戲、硬幣游戲抽獎等讓學生認識到概率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可以用卡片道具模擬抽獎,讓學生自己總結其中的規(guī)律,這樣學生就直接明了的認識數學與生活聯(lián)系,在生活中學生就會自覺地使用數學思維。

第9篇:在線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職,財務管理,教學模式,實踐教學

一、引言

高等職業(yè)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屬于不同類型的高等教育,前者具有技術性、實用性的特點,而后者具有學術性、研究性的特點。高等職業(yè)教育主要培養(yǎng)生產、管理、服務等社會各行業(yè)第一線的高技能專門人才,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養(yǎng)科學創(chuàng)新人才、高級管理人才。因此,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對高職院校專業(yè)設置、教學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課程的基本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前提,將突出實踐、注重實踐作為培養(yǎng)學生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基本指導思想。為了達到高等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大量的教育工作者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將各種不同的強調實踐教學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財務管理課程日常教學過程中,比較典型的有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盡管取得了一些教學成果,但仍然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制約了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本文試圖對高職財務管理課程現有的比較常見的教學模式或者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簡單梳理,以便對癥下藥,革新財務管理課程現有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

二、現有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實踐教學實施力度不夠。在課堂教學中,多采用以講授為主的單一“填鴨式”教學,案例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實施不夠。這是因為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考評著重于看是否有內容詳盡的講稿,是否按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撰寫和講解;知識點講解是否正確,是否傳授足夠的知識量,與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是否吻合,卻對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缺少激勵措施,等等。校內實訓受到教學軟硬件的制約開展力度也不夠。因為財會專業(yè)的特殊性,涉及企業(yè)經營過程中比較敏感的數據,因此,學生頂崗實習的機會也比較少,大部分財會類學生在企業(yè)實習的崗位與專業(yè)都不對口??傊?,體制和宏觀環(huán)境導致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相對比較薄弱,仍然停留在以理論講授為主的階段,與高職院校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極度不一致。

(二)實踐教學實施方式不合理。高職院校主要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日常教學中一般對實踐教學有課時要求。很多高職院校在財務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也引入了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實踐教學方法,但實施的方式主要是在傳統(tǒng)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輔以案例進行說明或者將傳統(tǒng)內容簡單地劃分成若干項目,然后以項目為單位按傳統(tǒng)教學方法授課。因此,雖然引入了實踐教學的元素,其實質上仍然屬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

相較于會計類課程來講,大部分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的校內實訓要薄弱一些。且實施的主要形式是羅列一些案例題(可能是以項目或者任務為單位設置案例)讓學生進行解答,案例的討論和分析力度不夠。由于教師引導不夠,導致學生在進行實訓的時候始終關注的核心問題是案例涉及哪些知識點、有沒有遺漏,而不是去關注要解決碰到的實際問題,我所學的哪一理論能給我?guī)椭?、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實踐教學內容選取不貼切。對于案例教學來講,高質量的案例是保證案例教學質量的基礎。但從目前財務管理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案例來看,要么是直接從國外教材中引用,教師進行若干加工后讓學生討論。要么是使用很多年以前企業(yè)發(fā)生的案例。前者存在的致命問題是案例背景與中國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難以解決中國企業(yè)實際問題,后者的缺陷在于案例的經驗教訓的現實有用性非常有限。雖然在報紙雜志上會出現一些有關的案例,但通常只是涉及一點點財務問題,大多是管理方面的問題,教學效果不好。如果教師自己編寫案例,則需要教師深入企業(yè)調研,期間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又和教師時間、精力有限相矛盾??傊?,由于案例獲取渠道的局限性,使得財務管理案例教學面臨尷尬。

盡管高職高專類財務管理教材基本都采用分項目或者任務來編寫,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大部分教材仍然是傳統(tǒng)內容,只是將不同的章節(jié)依次換成成相應的項目或者任務而已,基本沒有對財務管理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構。而要確保項目教學或者任務教學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項目或者任務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是必要條件之一。因此,項目教學法或者任務教學法項目或者任務設置的不合理也是目前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

(四)實踐教學理念不科學

教學理念決定選取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可能會決定教學效果。而目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日常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實用性、可操作性、與工作崗位的銜接而忽視了財務管理基本理論與基本思維的訓練。過于追求形而下而忽視了形而上。因此,導致案例教學或者情景教學過程中往往就事論事,而沒有上升到對事實背后蘊含的基本理論與思想的演繹與歸納。

而財務管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均比較強的課程,兼有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特點。更重要的是財務管理是在西方較完善的經濟和法制環(huán)境下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比較新的學科,其自身的結構還不是特別完整,會隨著宏微觀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發(fā)展,因此,相對于會計來講,財務管理理論的應用性稍微要差一些。沒有一套固定的指標體系或者模型適用于所有企業(yè),也就是說每一個企業(yè)在具體運用財務管理理論的時候都會根據自身情況做一些調整或修改。所以,如果在財務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其實用性是欠妥當的。

三、結束語

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模式要服務于高等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而高等職業(yè)教育主要培養(yǎng)各行業(yè)第一線的高技能專門人才,因此,高職財務管理現有教學模式特別注重實踐教學。但是,目前高職財務管理課程現有教學模式存在實踐教學實施力度不夠、方式不合理、內容不貼切和理念不科學這四個主要問題。只有解決好這四個主要問題,才能提高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效果,達到高職人才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靜亨.關于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的思考[J].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2,3.

[2]張春穎,姬霖.在明確培養(yǎng)目標下的教學方法選擇[J].長春大學學報,2009,4.